公益观点大家谈:公益给人以错觉 你有吗? |
作者: 来源:凤凰网综合 浏览次数:664次 更新时间:2015-10-08 10:51:07 |
2010年,我们和达能集团合作,研究矿泉水瓶回收产业链中不同利益相关方的社会经济状况。我在深圳街头做拦访,刚开始效果很差,回应十有二三就谢天谢地了。后来,我找到了办法。每拦下一个人,我开口第一句不再说 “我是***,正在做一份调研,……”,而改成“大哥/大姐,帮个忙”,等到他们答应说“好”之后,我才告诉TA我要做问卷。一个简单的动作,立刻扭转了局面,应者十有七八了。 这件事情,我一直津津乐道,它说明相当一部分人是乐意帮助他人的。不是吗? 2013年,我们和乐平基金会合作,评估小额信贷的社会效果。我在四川省大邑县访谈贷款户,基本都是中低收入的农村家庭。我问他们每个人“为什么要贷款?”小额贷款的利息从百分之十几到百分之二十出头,可是不低的数字。其中不少人给我说,“向亲戚朋友借钱,抹不开面子,开不了口,而且人情债太重,不好还”。 这段调研,让我明白,向人求助以及随之而来的被人帮助,并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至少相当一部分人是这样的。 那么,问题来了。 如果我们被帮助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那么我们为什么又如此热衷去帮助他人呢?尤其是大部分公益人,更是以此为业呢? 答案也许是,做公益有时能给我们一种错觉:我们很赞,我们与众不同,我们懂得多,我们能帮助别人,我们能改变世界。 在公益领域,我经常听到人们批评公益之外的人只关心钱,物欲横流,没有家国情怀。而我今天和一位初中同学见面,她夸她的弟弟终于有了责任感,依据之一就是他正在努力挣钱攒钱养家。 在公益领域,我们一谈到农民工,一谈到留守儿童,就好像他们很穷。而我在北京走访农民工的住所,一些人比NGOer住得宽敞,留守儿童的爸妈在城市打工,经济状况在村子里都不算差,收入比不少NGOer还要高些。 在公益领域,我们经常想提升他人的意识,要做“公众教育“。公众由于受长期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蒙蔽,没有意识到公益的意义和价值,于是我们要刮起一股猛烈的公益启蒙。 我很纳闷,我们为何与社会如此分裂?而我们又何来如此爆棚的自信?这些观念,其实一旦认真走进现实中间去看看,摘下刻板印象、有色眼镜,去了解下我们的工作对象,很容易纠偏的。但为什么我们不去看一看呢?为什么我们身居社会之中,身居服务对象之中,我们还看不见、摸不着呢? 也许只有一个道理:看不见、摸不着,会让我们舒服些。 王尔德说,“敌人造成的困难很容易承受,朋友取得的成功却让人难以忍受“。如果我们的工作目标对象,比我们过得还“成功”,恐怕就更加难以忍受了。 我们特别需要沉浸在我们很善良、我们很与众不同、我们很行的错觉之中。 这种错觉,有的时候是无伤大雅的自我安慰,但有的时候却可能会给受助对象带来伤害。 一行城里来的驴友路过一所乡村小学,看到校舍凋敝,孩子们衣衫褴褛,他们决定要做些什么。想到做到,他们集了一笔款,买了一批书包。在捐赠仪式上,孩子们面色凝重,紧咬着嘴唇,一个皆大欢喜的场面连一张喜悦的笑脸都拍不出来。校长和老师们有些尴尬,孩子们太不懂得感恩了,对孩子们进行了思想教育。再后来,由于驴友们的动员,到学校来的城里人越来越多,孩子们的书包、铅笔、文具盒、图书都开始有人送了。孩子们每当看到城里模样的人,远远地就会主动开口问好了。但细心的人慢慢发现,有些学生上下学的路上,书包拖在地上走,为什么这么做,“这又不是我的,我家里还有好几个呢“。更可怕的情景是,每当有人去的时候,他们都有捐赠的期待,如果期待落空,他们心里多少有些埋怨。直到最后,有些人才意识到,最初孩子们的脸色凝重,其实那是自尊。孩子们谁都不喜欢自己穷,心里都有一股倔强劲,成为别人的帮助对象是很不舒服的一件事。而这么多年过去了,城里人的热心、爱心,把孩子们最宝贵的自尊打得无影无踪。 想一想,这样的故事是不是俯拾皆是呢?我们是不是在消费孩子们贫困,消费孩子们的笑脸,消费孩子们的礼貌、消费孩子们的感恩呢? 在眼花缭乱的公益海报中,又有多少笑脸的背后,是自尊的代价呢? 公益的错觉,不仅体现在很多从业者身上,很多资本雄厚、商战经验丰富的企业家,也是同样。 有一位成名的企业家,他在商业以及公共领域的发言,很让我钦佩,但在公益道路上,窃以为,也曾犯下自己可以迅速改变世界的错觉。他要给自己老家所在地区的小学,按照国际前卫的高标准建厕所,而且设计一定要美,他曾在媒体上说,要为上千所小学、几十万名学生建厕所。幸好,他开始只修建10所做试点,很快就发现,水冲厕所,学校水电费无力承担,而且连孩子们要使用的卫生纸都成了问题,弄得政府部门站出来说他们要出资解决卫生纸问题。时至今日,七八年过去了,当初的媒体宣传已经不再重要,没有人再会去抠着最初的数字承诺了。 其实,我想,不是学校交不起水电费,也不是买不起卫生纸,因为世界级的厕所,不是学校和孩子们的需求。不是需求,多花一分钱都是多的。 为什么一名商场上成功的企业家,本应对市场需求有强烈的敏感性,本应想到建厕所只是第一步,后期运行和维护仍会有成本。而且我们也不难设想,在设计项目时,如果我们请当地的教育机构、老师和学生们参与进来,这个多余的试错成本就可以避免。 是什么样的心理因素,让企业家预估行为结果的能力损失到了极点? 我不怀疑企业家的初心,我至今也真诚认为他是一名值得信赖的慈善家。我想,他一定和很多企业家一样,出现了某种心理错觉,一种可以迅速改变世界的错觉,对自己的能力过度自信,对社会体制以及社会风气的刚性又过度低估。我们常常以为,只要我们有心,我们就能把事办成。我们常常以为,把钱花出去了,把口号喊出去了,事情离做成就不远了。而其实,这才是一个漫长过程的开始。 当然,这里把这个故事搬出来,并不是为了再奚落这名慈善家一番。在真刀实枪的行动面前,我这样的评论者的评论总是很廉价的。只是可叹,如此这般的公益行动,实在是层出不穷,建100所学校,修1000个图书馆,送10000个书包,十万个什么,百万个什么,千万个什么,一亿个什么,一个接着一个,前赴后继。 很多人说,只要是善心,只要关心公益,就值得鼓励。我不大苟同。帮助人需要爱心,也需要诚意和智慧。诚意如何体现,智慧如何产生呢?第一步就是能自省自身的错觉,放下对自身能力和解决方案的自信,以及由于服务对象的默不作声而带来的傲慢,迅速投入到了解服务对象,体会服务对象的具体动作中去。 但这样就不那么轻松了。用一位曾在商业里打拼多年的资深的公益人的话说,公益要解决的问题比商业要难上十倍。而一旦投入到行动中去,去遭遇公益的困难,“我们很行”、“我们很懂”、“我们与众不同“,“我们能改变世界”这样的错觉就会遁形得无形无踪。 也许这是公益的根本矛盾。作为公益人,我们经常面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我们的使命是让世界更美好。这些定义基本上意味着对方是“弱势“的,世界是不那么美好的,因此,公益也吸引了一批具有强烈愿望来改变这一切的人。如果诚意不足,智慧不够,公益工作的性质很容易让我们产生一种优越感。但我们必须放弃优越感,也必须迅速放下我们的愿望,因为愿望本身并没有力量。 改变,需要外部干预,仅靠内部的力量,很多事情不会发生变化。但干预应该是以帮促为目的的活动,对于大多数公益行动而言,助人自助比赠予更为重要。公益的服务对象不应成为被动的受惠者,而且应该成为积极的行动人。如果我们觉得自己懂得比他们多,不但没有太多好处,反而会让对方更为消极,成为对方成长的障碍。 在这点上,公益有点像教学。老师固然最好知识渊博,但如果老师认为自己懂得多,自顾自地把知识往学生身上灌输,学生不会学得很好。一名好的老师,更应该做的是观察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优势,设立恰当的预期和目标,鼓励其学习和进取,在知识传递上,重点不是把书本上的知识讲给孩子听,而是能知道孩子现在的知识基础如何,并结合过往的基础,让新的知识慢慢生发出来。 这在教育上叫“以学生为中心“,不是”以老师为中心“,也不是”以教材为中心“。如果换到公益上,叫”以服务对象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或者”以解决方案为中心。 这对人的要求显然更高了。我的一位朋友曾在一次讲课中提到,“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莫过于给别人提建议“。 所以,一旦我们觉得我们比服务对象看得更清楚,我们比他们更有全局观,一旦我们觉得我们更明白事理,我们能替他们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此时此刻,我们反而要警醒一下,我们是不是在错觉之中,在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错觉之中,我们是不是在做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总爱对别人生活指指点点的人,多少也让人生厌。 最后用《失败的逻辑》中的一句话作为结尾:那些试图改变世界的人,对世界的理解大多是十分肤浅的。 与读者诸君共勉! |
【首页】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