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益 让公益慈善成为时代推动者 |
作者: 来源:民生周刊 浏览次数:911次 更新时间:2015-10-21 15:30:15 |
过去10年,我国慈善公益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截至2014年底,全国基金会总数已达到4313家,而10年前仅有745家,慈善公益组织在当代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大政府向包括慈善公益组织在内的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力度,明确提出“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王站说,这一改革精神,既为我国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制度空间,也对各类慈善公益组织自身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1月中旬,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推进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由人民日报社指导,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等多家单位主办的“第九届公益慈善论坛暨第二届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公益理事会”将在北京隆重举行。公益慈善论坛已成功举办8届,被业界视为公益慈善事业坚定的践行者。
去年举办的国际公益慈善论坛现场 “大慈善”格局 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早就存在慈善文化的基因。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慈善又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慈善已不再是施舍、恩赐的同义语,而是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基础的群众性和社会性的互爱、互敬、互帮、互助的社会活动。 我国现代慈善事业起步较晚,慈善理论的研究相对滞后。2008年是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分水岭,汶川地震捐赠所展现的民族慈善文化热情,改写了中华慈善的历史。 2008年地震捐赠就超过了600亿元,全年捐赠1000亿元,占我国GDP千分之四左右,善款总量的增加使慈善事业的发展具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慈善在美国是第三大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12%,从业人数也高达10%。而在中国,按照非官方不完全统计,目前仅占GDP的0.2%。我国不仅缺少完整的理念、精干的人才,还缺少一个比较完整的制度体系。 比如,我国《物权法》还不够完善,对财产权仍不能清晰地进行界定;慈善公益组织相关的税收制度也很滞后,操作起来费劲且低效;没有一个完整的慈善公益统计体系。 从现实情况看,中国过去30多年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国际化、信息化、市场化、社会化的逐步实现,推动着我国的慈善事业逐渐实现转型。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在中国慈善论坛上表示:“我们正处在一个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而以民生福祉为根本,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己任,以社会和谐进步为目标的慈善事业,正在成为这个时代有力的推动者。” 陈昌智表示,中国自古就有着“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的慈善理念和传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脚点——“友善”一词一脉相承。慈善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在心灵上内化为“自愿、平等、奉献”的精神追求,在实践上外化为“尊重、友爱、互助”的人际互动。慈善事业“使命优先”的理念原则和“知行合一”的社会实践,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深厚的民间土壤和清晰的实现路径。 近30年来,中国的慈善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扶贫济困、抗震救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逐步将服务领域扩展到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初步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大慈善”格局。 陈昌智说,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正处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转型期和各类矛盾的集中凸显期,但这也正是我们所有的慈善组织和慈善工作者履行使命、大展身手的历史机遇。
出席往届国际公益慈善论坛的贵宾 公益慈善大有用武之地 与过去20年相比,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如果将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与发达国家慈善事业作横向比较,显然我国还较滞后,差距还很大。 2012年,美国接收社会各界款物捐赠总额高达3162亿美元,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2%;同年我国接收社会各界的款物捐赠总额却只有817亿元人民币,仅占全国GDP的0.16%。而2012年中国GDP总量约是美国的1/2,但前后两者慈善捐赠总量却差近24倍。 王站表示,我国国家财富迅速增加了,但慈善捐赠款物总额并没有相应增长。这两个数字落差的背后,是一系列影响我国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障碍。 “慈善公益组织在这个时代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个作用不是我们自封。只要看看欧美、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维持一个现代社会的运转,当社会面临转型的时候,慈善公益组织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王站说。 而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看来,公益慈善组织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力量所在,一定要善于展现公益慈善的力量,这就是善的力量。“做普及型的项目设计,创建比较大的社会服务网络和体系。尽管互联网时代来了,尽管捐款很方便,但是对中国社会而言,我们的社会服务还差得太远,因此公益慈善组织大有用武之地。” 企业慈善文化 福特汽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比尔?福特曾说,一个好的企业与一个伟大的企业,区别在于前者可以向社会提供好产品与好服务,而后者除此之外还要使社会更美好。 目前,很多国内企业家已经把社会责任看作自身价值的一部分。早在1994年,万达集团就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义工组织,随着万达开始在全国跨区域的发展,其慈善义工组织也随之在全国成立。截至目前,万达已经在全国有917个义工分站,义工人数超过了10万人。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表示:“为什么我们这么看重义工组织,我们希望企业有钱,企业拿钱去做慈善,如果不在企业当中普及一种慈善文化,这件事仅仅变成老板个人的一种活动,员工不理解,也不支持,这个活动就不能持久,而且起不到作用。所以,我觉得让慈善的理念成为多数员工的共同的认识,成为一种文化,这是我们所追求的。” 万达集团每年都会在全集团评选100名优秀义工进行颁奖,优秀者可以当做工作成绩进行提拔。 “我是希望我们将来能够企业发展得好,有能力去捐助更多的人,同时我们员工也都在这个企业,在我们这个企业组织中能够逐渐锻炼形成一种慈善的文化,每个人能够尽可能保持一颗善心来回馈社会。”王健林说。 对此,王振耀表示,应把公益慈善与经济的提升、公司的转型结合起来。 “企业家其实需要公益慈善组织,大家千万不要有误解,我们很多人募捐,都认为是求慈善家,或者求企业家。其实我跟许多企业家说,你需要慈善,没有慈善,进不到一个高端、有品位的社会。”王振耀说。 社会问题引领慈善方向 如何让公益慈善组织发挥更大的作用? 王振耀说,要善于让社会问题引领公益慈善改革的方向,一定要把公益慈善放在解决社会问题的功效上,让慈善真正有成效。这就需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定义社会问题,善于把这些社会问题变为各式各样的项目。 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陈昌智说,我们每一个慈善组织,每一位慈善工作者,都要勇于担当,展现你们的才华,在新的时代有所作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发挥慈善事业在扶贫济困中的作用”,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还有大量的急需关爱的贫困群体和弱势群体,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密切合作,实现政府有所救、社会有所助,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他建议,政府在完善公共服务的同时,应进一步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引导、整合社会资源和慈善力量,形成政社之间的良性互动,切实维护困难群众的生存权益,守住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安全底线。 各类慈善组织、社工机构、志愿服务组织、爱心企业在做好扶贫济困工作的基础上,要根据日益多元的群众需求,逐渐拓宽慈善事业的服务领域,在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提高公民素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即将召开的“第九届公益慈善论坛暨第二届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公益理事会”得到众多社会知名人士的积极响应,本届论坛将邀请相关领导、公益慈善组织以及工商、民政系统的人士共同参与,其宗旨就是要让公益慈善组织发挥更大的作用,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特约记者:马海涛) |
【首页】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