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赠过剩呼唤爱心“无缝对接” |
作者: 来源:中国教育报 浏览次数:754次 更新时间:2015-11-25 10:21:00 |
石向阳绘 2007年,为帮助贫困学生,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得石镇中心校在网上发帖,希望网友能为孩子们捐赠一些御寒衣物,很快,爱心衣物就从四面八方寄来,为学校解了忧。8年来,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一直没有停止,学校收到的衣物越来越多,这却让学校犯了愁。而现实中估计犯愁的不仅仅这一所学校,如何应对这些问题,让“爱心过剩”的问题得到解决,是摆在民间慈善活动面前的一道坎。 爱心信息不对称并非技术问题 ■堂吉伟德 发出“捐赠御寒衣物”的学校可能没有想到,四面八方寄来的爱心衣物,会成为自己挥之不去的烦恼。在大数据、云计算的当下,这种情况本可避免,譬如建立一个捐赠平台,供需之间即可实现对接,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则足以迎刃而解,民间捐赠的结构性瓶颈,也可以有效破解。 然而,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即便有了信息发布平台,可以有效地实现供需技术对接,不过对于并不专业的民间慈善而言,要实现无缝化仍极为困难。这既要求发出捐赠请求的一方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并与具有捐赠意向的人进行衔接,统计接受捐赠的数量,继而再进一步作出是否接受或者拒绝的结论;与此同时,又需要分布广泛的捐赠者及时梳理相关信息,根据捐赠发出者提供的信息,作出是否捐赠的决定。很显然,受时间差以及对象分散化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靠大数据平台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难以实现。 捐赠供需的对接具有很强的专业化要求,因而也需要专业化的第三方来进行有效运作。能够实施这种运作的机构,就是各种官办或者民间的慈善组织。其一边收集各种需求信息并进行分类,另一边则发出各种供给信息,并对供需进行有效的分配。比如某学校或者某地方究竟缺多少御寒衣物,得出一个明确的统计数据后,方可根据库存情况发出倡议,对相关资源进行合理化分配,以此从根本上解决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分配失衡。 然而,受慈善机构公信力下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公众对其借助慈善平台进行捐赠缺乏信任,往往将“自行捐赠”作为首选方式。一项调查显示,六成受访者表示只信任纯民间慈善机构,而信任官方背景的慈善机构的受访者仅一成多一点。官方慈善机构不被人信任,而民间慈善机构又没有发育成熟,由此导致“自发行为”下的信息失真,也因为控制机制的缺乏而不断累积风险。 近年来,依托于网络等信息发布平台,一些人以个人或者企业名义发起募捐,救助一些病困人员,这种自己发起募捐或者直接把钱、物交给需要帮助的对象的行为,有方兴未艾之势。然而由此带来的道德风险也处于高发态势,诈捐现象也时有发生。其中表现最突出的是,捐赠数远远超过了需求数。 假若有了慈善机构作为“中介”和“代理者”,那么这种情况几乎可以避免。在国外,慈善行为有着严格的程序规范和制度要求,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和地区无不对公开募捐进行严格规定,有的国家甚至对乞讨行为还要进行法律规范。也正是基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草案)》拟明确规定“个人公开募捐”属于非法行为,对其进行严格的法律限制。虽然这可能会对民间捐助热情带来影响,但进行了有效的渠道规范之后,以捐赠为代表的慈善公益,才会在规范中不断前行。 (作者系职员) 网络时代,捐赠者要有“精准”意识 ■周国梁 四川省攀枝花市一所学校在2007年募捐御寒衣物的信息,笔者也在网上看到过,学校名称有一大串,有详细的联系方式、地址和需要的物品,所以我们相信不止一所学校有过类似的遭遇。这里的尴尬不是说慈善有错,而是应该反思如何让慈善真正做到物有所用。 解铃还需系铃人。衣服等物品是捐赠者自愿捐献的,所以我们应该首先从源头上即捐赠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的解决,这是“牛鼻子”。 捐赠者要核实信息,了解人家要不要。如今是网络时代,新的旧的、真的假的、有意的无意的、存在于某论坛或留在贴吧的各种捐赠信息,只要留意随处可见。有的信息被善良的人手指轻轻一按便在瞬间传遍大江南北,五湖四海。这些信息往往容易打动善良的人们,继而伸出援助之手。如果不加核实,盲目行动,就易造成浪费甚至误解。笔者附近也有捐物点,家里有衣物想捐赠时,却听说管理者不收,理由是原受捐者说不要了。当时笔者还觉得不可思议,现在觉得对方拒绝是有苦衷的,不能够简单地说对方摆架子。 捐赠要有针对性,了解人家要什么。捐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对方困难。如果真是为对方排忧解难,那对贫困的孩子来说,御寒衣物固然重要,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多捐些其他的物品,如学习用品,甚至多媒体设备。如果捐赠的是成年人的衣服,根本不适合学生,就有点哭笑不得。捐物赠衣,本是解人之难,予人玫瑰, 但这样的捐赠有点荒腔走板,适得其反,让受捐方陷入尴尬境地。 捐赠者要摆正心态,反思捐助为什么。学校收到的大量捐赠衣服,绝大部分是旧衣服。当现任学校领导因为已经不必要而婉拒衣物捐赠时,捐赠者不是有爱心地问“那还需要其他什么,如学习用品”之类的话,而是冷漠地斥责“给你还不要,不要为啥发帖子”。所以笔者以为,在肯定爱心的同时,捐赠者也要摆正心态,明白捐赠是自愿地奉献爱心,是为了解决对方的问题,应该给人以尊严,想想对方真正需要什么。否则这样的捐赠很容易让人产生施舍、花点快递费处理旧衣服的误解,有违慈善应有的高尚和纯洁之义。 总之,关注贫困生和贫困地区,即使物质条件改善了也值得倡导,这是正能量,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关心教育、参与慈善没有“完成时”,在网络时代,捐赠者应该树立“精准”意识,让爱心真正令人心爱,让花费不成为浪费。 (作者系浙江省嵊州市蛟镇中学教师) 微观点 呼吁我们的捐赠者要提高信息甄别能力和水平,尽可能在捐赠前了解捐赠的相关情况,以便将我们爱心的种子播撒在合适的土壤,而不是给受捐方造成“幸福的烦恼”,这才会发挥爱心的最大价值。(张培国) 捐赠衣物的行动缺少协调,仍处于“散兵游勇”状态。网上传播的求助信息,有些是当地学校或其他单位发布的,有些则是志愿者或爱心人士发布的,留下一个接收捐赠的地址、联系人、联系方式,民间便自发捐赠,具有很大盲目性,往往导致“捐不对路”。(何勇海) 一些爱心人士的爱心太过盲目,他们并不认真核实信息的真假、时效性等,看到一些求助的信息就相信,捐款捐物,热情有余,理性不足。这种盲目的捐助,根本不能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甚至恰恰相反,像这所山区小学一样,还会为爱心所累,或是爱心钱物被送到骗子手里,这都有违爱心人士的初衷。(戴先任) 实物捐赠具有与生俱来的经济短板,尤其是旧衣物,不管什么时候,不管什么公益机构,接受这些捐赠都将支付消毒、整理、运输等不菲的管理成本,如有这个成本,则完全可以解决小众性的贫困孩子冬衣购置问题。 |
【首页】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