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我们解燃眉之急”——中国驻缅甸大使馆为仰光旱区捐水纪实 |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635次 更新时间:2016-05-05 10:15:06 |
“德祐(缅文‘中国’)给我们送水来了。”缅甸仰光省达拉镇雅扎丁建区的居民纷纷奔走相告,传递喜讯。不少妇女、儿童拿着自制的蓄水桶赶到水罐车前排队等候取水。今天,对已经饱受缺水之苦达数日的达拉镇居民来说,的确是个好日子。 图为中国驻缅甸大使洪亮(右二)为达拉镇居民注水。光明日报记者 汤先营摄
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缅甸今年的气候异常。泼水节已过多日,雨水却迟迟未降,缅多个地区遭受严重旱灾。在仰光省,达拉镇是缺水最严重的地区。5月3日中午,中国驻缅大使洪亮率领使馆的工作人员,在缅甸本地非政府组织、缅中青年会等志愿者的协助下,驱车或乘船来到达拉镇,向当地居民一次性捐赠33300升饮用水,惠及2000多个家庭,缓解其饮水困难。 5月的缅甸,骄阳似火,体感温度达到45摄氏度。洪大使与馆员站在水罐车前,手持水管将优质的饮用水注入居民自家的水桶内。排队等候取水的迪达温大婶对本报记者说:“小区缺水已经好几天了,居民没办法只能从地面的水坑里取水喝,为了节约用水,居民已经减少了日常饮水量。”记者看到,在通往小区的土路上,闻讯赶来取水的居民越来越多,他们拿着扁担、塑料桶一路小跑奔向水罐车,从他们口中说出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德祐”。 在达拉镇政府礼堂举行的捐水仪式上,镇区管理委员会主席吴觉敏乌说:“缅甸与中国是友好邻邦,两国人民有深厚的胞波(兄弟)情谊。达拉镇经济水平落后,当务之急是解决供水问题。好比良医能够诊治顽疾,中国使馆给我们解了燃眉之急。”达拉镇议员代表盛妙埃博士表示,对于中方的帮助,当地人民不会忘记。 在雅扎丁健区,记者看到一座已废弃的抽水井。52岁的居民吴盛温指着水井说:“水井下面的蓄水池是居民的饮用水源,雨季时蓄水池自动收集雨水。而每当旱季来临,天不降雨,水井就变成了死井。”在达拉镇,居民仍过着靠天吃水的传统生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记者从使馆获悉,今后,中方除了继续向缅缺水地区捐水,还将为缺水严重的村庄打井、修蓄水池、培训维修人员,帮助缅甸人民提升防灾抗灾能力。 离开达拉镇时,记者看到孩子们在水花中愉快地做着游戏。充满温情的水罐车为民众带来了甘泉,也带来了欢乐。 (光明日报驻仰光记者 汤先营) |
【首页】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