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浏览文章
努力,为了30万“地贫”患者……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744次 更新时间:2016-05-23 12:57:25

    

    日前在广西柳州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地中海贫血患儿大会上,国内多家民间慈善组织和知名医疗专家呼吁,我国宜推动对地中海贫血患者的规范化输血、排铁治疗,并为地贫家庭医疗费用“减负”,防止更多家庭因病致贫。


    “如果不规范治疗,他很难活过10岁”


    5月14日,广西柳州,第二届中国地中海贫血患儿大会现场。


    “这个孩子如果不进行积极治疗,最多只能再存活两三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的研究员葛均泊忧心忡忡地说。


    顺着葛均泊的目光看去,一个看上去只有4岁左右的小男孩正安静乖巧地坐在会场的一个角落里,纯净的眼睛里带着几分让人心疼的胆怯和迷茫。


    小男孩名叫宁子良,实际年龄已经6岁。他来自南宁市邕宁区一个偏远的小村。家中4口人,50多岁的父亲患有严重的颈椎病,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全家靠着母亲种几亩薄田维持生活。


    更为不幸的是,小子良是一名地中海贫血患者。


    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是一种溶血性贫血疾病,可遗传,因高发于地中海沿岸和东南亚国家而得名。


    如果得不到有效救治,“地贫”患儿们往往会早早夭折,他们的童年就在等待死亡的痛苦中慢慢消逝。


    不久前刚刚完成《中国地中海贫血蓝皮书》的葛均泊告诉记者,这一病症主要发生在我国广东、广西、四川和湖南等长江以南地区。在广东、广西两省区最严重,两省区地中海贫血基因缺陷发生率高达10%及20%。


    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的报告估计,全世界近5%的健康人口携带有地中海贫血的潜在基因。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重型和中间型“地贫”患者大约有30万人。输血治疗和去铁治疗是“地贫”患者最重要的常规手段,而根治的方法则是造血干细胞移植。


    《中国地中海贫血蓝皮书》的调研结果显示,“地贫”患者治疗费用很高,许多患者月均输血费用超1700元、去铁费用超3300元。根据调查,70%的“地贫”患者父母以务农或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约90%的“地贫”患者家庭都面临因病致贫风险。


    与此同时,“地贫”治疗费报销比例较低,难以对患者家庭形成有效支持。


    在宁子良身上,问题显得更为突出。


    由于家庭本身就贫困,为了给他治病,已经负债5万多元。由于经济困难在过去的两年中,小子良只开过三次去铁药。与其他进行正规治疗的患儿相比,宁子良的脸色明显要黑许多。葛均泊说,这是因为没有进行去铁治疗,铁元素在体内堆积所致。


    “如果不马上开始规范治疗,小子良很难活过10岁……”葛均泊向记者强调。


    “患上了,基本上就会因病致贫”


    “像宁子良这样的患者,需要每月输血、终生输血、终生去铁。如果规范地进行输血、去铁治疗,可以活到60~70岁,甚至还可以生育健康的孩子。治疗如若跟不上,‘地贫’患儿会很快死于心力衰竭、肝纤维化、感染等并发症。”解放军三○三医院血液科主任张新华告诉记者。


    作为国内顶尖的“地贫”治疗和研究专家,张新华对于我国“地贫”患者的治疗现状颇为担忧。


    据了解,预防“地贫”患儿出生,主要通过婚检、孕前检查和产前诊断三级预防手段。在广东、广西等高发区,已将“地贫”列入常规检查。


    目前“地贫”已经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据记者了解,在一些地方,由于措施得当,已经很少再出现5岁以下的新增患者。


    “但是,患者的存量还是巨大的。”张新华表示,此外在国内很多散发地区,存在产妇自身缺乏防范意识,部分医生、护士也缺乏相关知识更新等问题,仍不断有新增“地贫”患者出现。


    据《中国地中海贫血蓝皮书》的统计,目前我国共有重型和中间型“地贫”患者30万人。这个数字看上去不是特别大,但是,“地贫”基因携带者按推算应该高达3000万人。


    “若夫妻双方都是“地贫”基因携带者,后代就有1/4的概率是重型‘地贫’患者,1/2的概率是‘地贫’基因携带者。”张新华告诉记者,“地贫”治疗有两种选择,一是输血替代治疗,即终生输血和使用去铁剂,年均治疗费用最少需要6万元;二是移植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脐带血移植)。


    “这是目前唯一能够根治‘地贫’的方法,平均医疗费用40万元左右。所以这种病患上了,患儿家庭基本上就会因病致贫。”张新华说。一方面,高额的治疗费用,让许多患者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另一方面,却是相关保障和救助配套的缺乏。


    根据《中国地中海贫血蓝皮书》的调研数据,“地贫”患者家庭收入水平在6万元及以下的,占比超过90%。有81%的“地贫”患者家庭认为医疗支出是最主要的支出,有78%的“地贫”患者家庭欠债。


    值得注意的是,在“地贫”患者家庭类型中,低保家庭只占36%。有超过60%的“地贫”患者家庭并未被认定为困难群体。也就是说,他们很难获得相应医疗救助和生活救助。


    此外在“地贫”高发区,许多患者面临着输血困难的窘境,有时甚至等半个月都输不上血。


    “让国内的“地贫”患儿也能够快乐长大”


    “地贫”患儿的救助,一直为社会和众多慈善组织关注推动。此次的第二届中国“地贫”患儿大会,就是2016年中央财政支持的“地中海贫血防治救助”试点项目。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也分别有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针对“地贫”患者的救助提出建议。


    在此次第二届中国“地贫”患儿大会上,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对治疗方式进行了探讨。国内多家民间慈善组织呼吁,我国宜推动规范化输血、排铁治疗,并为“地贫”家庭医疗费用“减负”,防止更多家庭因病致贫。


    经过与TIF(国际“地贫”联盟)以及相关专家的反复交流,大会主办方之一的北京天使妈妈慈善基金会宣布,天使妈妈决定以国际“地贫”中心的模式,摸索经验,依托国际“地贫”中心对孩子进行资助。


    “天使妈妈推动‘地贫’的工作已经4年,2015年,已经共资助108个‘地贫’患儿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天使妈妈创始人邱莉莉告诉记者。


    由于很多“地贫”患儿的家庭困难,甚至无法支付孩子常规输血排铁的治疗费用。为此,天使妈妈与国际“地贫”中心协商合作,希望依托国际“地贫”中心,对更多“地贫”患儿进行输血和排铁的治疗资助。


    “此次将率先在广西资助大约66名患儿做输血和排铁方面的资助,另外,还将在一些地区与当地卫计委、医保部门、医院进行沟通,希望能在资助政策与救治等方面多管齐下,共同推动“地贫”家庭的救助工作。”邱莉莉说。


    与此同时,由天使妈妈发起的中国“地贫”联盟还获得了国际“地贫”联盟的支持。


    国际“地贫”联盟在全球80多个国家有成员单位,总部在地中海岛国塞浦路斯,是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要合作伙伴。


    出席此次会议的国际“地贫”联盟总部的迈克尔博士表示,经过分子医学以及各个学科的发展,当前国际“地贫”联盟完全有能力在中国建立起优秀专家的需求中心。“一些病人的治疗在一些地区是不够的。”他说,“接下来我们将会在中国至少5个地区建设卓越医疗中心,把治疗“地贫”这种疾病专门


    的多学科医生集中起来,科学融合对病人进行综合治疗。”


    “我们希望通过与国际‘地贫’联盟达成战略合作,借鉴国际组织的成功经验,建立国际‘地贫’中心,对‘地贫’患儿进行更有力资助。让我们一起努力,为了30万‘地贫’患者,更为了让国内的‘地贫’患儿能快乐长大,10岁、20岁、40岁、60岁……并像正常人一样恋爱、结婚、工作!”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