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国际时评:“抄袭中国”体现中国软实力悄然上升 |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545次 更新时间:2016-08-04 11:28:06 |
美国《纽约时报》日前撰文指出,中国IT业此前一直追随着硅谷的足迹,但是在智能手机普及之后,中国移动技术已处在世界前沿。在移动领域,恰恰是美国企业经常在抄袭中国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应用。 在技术领域,“抄袭”是发达国家常用来描绘发展中国家技术领域的一个词汇,其背后潜藏的西方技术、文化与道德傲慢,不言而喻;曾几何时,中国企业常被西方形容为模仿者,中国“山寨”产品常遭人诟病。 而今,美国知名媒体将“抄袭”一词用到美国自己身上,确实让人惊讶。这其中不乏对技术创新的危机感,以及警醒美国创新的用意。但也透出了这样的事实,在信息应用技术等一些领域,众多中国企业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已悄然影响世界,成为全球焦点。 可以说,创新在哪里,注意力就在哪里,软实力就体现在哪里。 在线上约会应用Tinder出现前,中国就已有一款名叫陌陌的手机应用;在亚马逊网站讨论用无人机运输货物之前,中国快递公司顺丰快递就已在试验这一构想;在Venmo成为美国千禧一代的转账应用之前,中国的年轻人甚至老年人,都已通过基于智能手机的数字钱包转账、支付账单或是从商店里购买商品;微信在脸书进军新闻内容之前,就已提供快速的应用内新闻文章,在WhatsApp之前就开发出对讲机功能,并在SnapChat之前开始使用二维码…… 可举的例子还有很多。随着中国提出“创新发展”理念,在合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基础上,更多高技术含量、高制造质量、高知名度的中国产品和技术正在风靡全球。无人机、智能手机、家用电子产品等“中国智造”扬帆海外,并通过本土化运营扎根当地,实现全球化价值。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中华民族历史光彩和文化感召力的重要标志。以“四大发明”为标志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是中华文明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中国软实力持续影响世界的集中表现。 如今,高层次的软实力是按照从未来到现在的时间序列整合各种资源,也就是,用未来的眼光指导现在的经营管理,为企业的未来生存做准备,立足于创造价值、创新价值。在新一轮中国技术创新中,企业扮演了主角。调查显示,企业研发投入在中国的研发总投入中占四分之三以上,2015年,在世界上研发投入最多的2500家企业中,中国占300余家。 中国科技水平如今仍时常“躺枪”,比如被认为缺乏重大突破,本土科学家拿诺贝尔奖的凤毛麟角等。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真的是靠低技术撑起来的?这些忧虑或许有道理,但不应该是我们妄自菲薄、止步不前的理由,而应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事实证明,坚持走好自己的路,中国技术可以引领世界。 中国已经知道,强调科技创新“面向经济主战场”,“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这个“先机”就是中国实现“弯道超车”、增强软实力的关键所在。 中国已经行动,加强投入,重视人才,重视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创新思维。只有如此,即使曾经是亦步亦趋“学生”,也可以逆袭老师。 中国已经学会,树立强大的创新自信,无论是市场优势,还是产品形态、商业模式及用户体验上,中国一些技术都已经形成了适应中国市场的特征,并在某些方面逐渐赶超先进国家。 目前,我们被西方“抄袭”的创新还不多,尚处于“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阶段,但不应被小看,更不应该对此吹毛求疵。我们相信,未来应该还会有更多的惊喜,等待着世界的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抄袭中国”这一外界自我调侃式词语的流行,将被越来越看作中国软实力提升的又一个标志。 |
【首页】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