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浏览文章
明媚的阳光从未改变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825次 更新时间:2016-12-13 22:47:31

    你能想象吗?自己划着轮椅乘地铁出行,自己摇着轮椅去超市购物,甚至料理“两便”也是自己完成,再也不用家人照顾了。这就是目前在北京的一群脊髓损伤者的生活状态。他们已经完全适应了自己的新身体,开启了新生活。


    为全国伤友带来希望


    究竟是怎样的生活、怎样的训练改变了这些伤友,让他们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温馨工程·脊髓损伤者生活重建同侪服务人员训练营”负责人杜鹏告诉《慈善公益报》记者,正是他们开展的脊髓损伤者生活重建训练营的社会康复项目让这些伤友走出伤痛的阴霾,重新燃起追求自由、平等、幸福生活的希望。

    “自2015年3月开展以来,有156名伤友从训练营毕业,康复学员的生活自理能力平均达到85%,再就业创业人员接近20人,接近国际先进国家和地区同类康复项目的平均水平。”杜鹏兴奋地对记者说。

    据了解,脊髓损伤者生活重建项目在国际上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我国最近几年才开展类似项目。“生活重建训练营开展的是一种适应新身体状况的全方位生活能力训练,学员们通过每期30天左右的集中训练,学习心理、体能、自我护理、生活技能、辅具、无障碍、出行能力、政策、社会融入等课程培训,提升了生活自立所需的各种能力,学会了如何使用新的身体,开始属于自己的新生命。”杜鹏介绍道。

    杜鹏说,目前,生活重建训练营是一项政府购买的服务,对脊髓损伤者免费开放。“根据科学的计算,一名脊髓损伤者在没有得到良好的生活重建之前,社会和家庭对他一生投入的护理、辅具和医疗费用高达200万元到400万元不等,而培训就是要通过重建训练,帮助他们节约这笔费用。”杜鹏说。


    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


    与往期训练营不同的是,这期训练营培养的是可以在当地面向脊髓损伤者开展社区康复工作的脊髓损伤同侪服务人员,为北京新生命养老助残服务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脊髓损伤者生活重建培训项目打下专业人才基础,将使更多常年被困家中或因伤放弃人生的脊髓损伤者实现生活自理、回归社会成为可能。

    来自内蒙古赤峰市的曹双印是本期脊髓损伤者生活重建同侪服务人员训练营的一名学员。他对《慈善公益报》记者兴奋地说:“我在训练营取得了很大成绩,不仅提高了个人生活能力,组织能力、专业能力和培训能力也都得到提高,完成了自我蜕变。”

    2016年10月,曹双印来到了北京。“我在父母的陪伴下来到脊髓损伤者生活重建同侪服务人员训练营,这里对我来说是个神奇的世界,环绕在我身边的老师和同学全都是伤友,从来没有感觉这个世界是如此的平等。但是,我发现大部分同学都能生活自理,而我还要在父母的照护下生活,这是我绝不能接受的,我决定一项一项地尝试,赶上大家。”

    曹双印开始了独立如厕。“在轮椅和坐便器转移课后我尝试独自上厕所,当我迈出那一步的时候其实并不是很难,很顺利地完成了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当时觉得很兴奋,自己终于可以不用家人照顾了,在接下来的几天都是自己独立完成每一件事,父母看到我的进步,已经完全可以照顾自己了,也就很放心地把我留在这里。”曹双印开心地说。

    毕业典礼上,曹双印与大家分享了他的经历。“我想,假如人生可以留下延续的记忆,我一定选择感激,如果我离别之前还能发出声音,我一定说声谢谢你!”

    中国残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吕世明日前表示,“脊髓损伤者生活重建训练营的模式,是政府购买服务由社会组织运营康复项目的成功案例,经验值得分享和推广。”他指出,北京中途之家脊髓损伤者生活重建训练营以同侪训练(伤友服务于伤友)的模式培训了100多名伤友,证实了训练营的有效成果。生活重建是脊髓损伤者实现生活自立的基础,更是起点。(记者 王 超)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