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浏览文章
爱心在授渔学子之间传递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692次 更新时间:2017-01-13 22:02:56

     有这样一个孩子,曾经受人资助,饮水思源,有能力之后又去帮助和他当年一样困难的孩子。有这样一个组织,用公益推动职业教育,只为帮助困境中的孩子接受公平的教育。有这样一群人,秉承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为适龄孤儿和贫困家庭搭建一个有保障、可持续全面成长成才的公益平台。这就是“授渔学子”和“授渔计划”的故事。

在军营的高峰。

    高峰是“授渔计划”资助的一名困难学生。2013年9月没能考上大学的他,申请成为授渔计划大专阶段的学生,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完成了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成人大专课程,取得了国家认可的大专毕业学历证书。他于2015年7月辞去“授渔计划”安排的北京工作,投身军营,参军入伍。

    高峰说,参军是自己从小的一个梦想。没有大家,哪来的小家。在得知家乡可以报名参军后,高峰第一时间报名,顺利通过了一系列的体检、审查,分配到火箭军某部服役。

    军营里的高峰萌发出通过自己的力量帮扶贫困学生的想法,他与授渔计划工作人员沟通后,于2016年捐助1800元,定向资助一名家庭贫困的小学生,捐助款主要用于生活补贴。

    他说:“我也是农村的孩子,家里很贫困,上学时也是在授渔计划的帮助下完成的学业,看到他们的情况就想起我小时候,一步一步走过来,知道是多么的艰辛。”

    “我现在是一名军人,每月有津贴,想用自己微薄之力来帮助一名贫困地区的孩子,让他们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高峰的脸上溢满自豪。

授渔计划志愿者到樊立鹏家走访了解情况。

    受高峰资助的学生名叫樊立鹏,家住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隔河头镇,年幼时母亲离家出走杳无音信,父亲罹患精神病,经常出现家暴情况,家里仅仅靠年迈的爷爷奶奶捡拾垃圾维持生计。对樊立鹏来说,母亲是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影子。父亲的形象从来没有清晰过,是他心底永远的伤痛。他学习优异,渴望读书,但爷爷奶奶日渐衰老,身体大不如从前,父亲又时常犯病,家里的日子非常艰难。学习对他来说,是一件遥不可及、简直不敢想象的事情。

    在高峰的资助下,樊立鹏继续回到课堂,取得了不错成绩,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据了解,受“授渔计划”资助过,后来又加入“授渔计划”继续去帮助其他困难学生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些学子接受过“授渔计划”和爱心人士的帮助,待自己有能力时,也希望尽自己的力量继续传递这份爱心。这份的爱心扩散开来,形成一股爱心暖流,源源不断,持续温暖感召更多的人来加入。

爷爷奶奶捡拾垃圾堆放在院子里。

    “授渔计划”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联合北京师范大学、新华网、中育集团、美年大健康共同发起。2015年团中央“青年之声”和中国青年网成为授渔计划公益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助力公益慈善事业。主要资助对象是初中毕业的孤儿、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帮助他们有计划地完成职业教育、成人大专教育和成人本科教育。此外还针对部分家庭贫困的中小学生进行“一帮一”扶助行动。

    “授渔计划”自实施以来,秉承“授人以渔,从‘心’开始”的理念,感召更多社会人士和企业奉献爱心,为孤儿和贫困家庭学生提供更多资助。同时,也为探索新形势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新模式提供了一定支持。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