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浏览文章
不教黄沙漫阳关——“养鱼大王”何延忠驯水治沙的故事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866次 更新时间:2017-02-19 19:00:05


    阳关,中国西北版图上的一座标志,每年却经受着“冰火两重天”的危害。夏季,北面的祁连山冰雪融水携带泥沙滚滚而来;冬春季节,强势的冬季风卷起数丈高的沙尘暴。

    阳关自古以来就是敦煌抗击风沙的第一道防线。作为甘肃省治理荒漠化基金会重要的伙伴之一,“养鱼大王”何延忠的碧泊产业就屹立于这道防线的最前沿。

    1986年,只有24岁的何延忠在家乡永登县成立了甘肃碧泊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利用祁连雪山冷水资源,发展冷水虹鳟鱼养殖产业。在他的努力下,永登成为全国闻名的虹鳟鱼之乡,他也因此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随着产业的不断扩大,一个念头出现在何延忠脑海中:高寒冷水虹鳟鱼产业耗水如此少,且效益高,是不是可以利用祁连山冰川融水,建立一条高寒冷水鱼产业带?

    2001年,何延忠毅然率领技术专家和工作团队,来到了中国第三大沙漠库姆塔格的边缘,决定要在这里建立“祁连冰川高寒冷水鱼产业带”。当他踏上这片土地,严酷的现实环境让他一时茫然。望不到头的戈壁荒漠,什么设施也没有,而且沙丘每年以4米至10米的速度向阳关逼近。

    “风沙一来,种的葡萄一下子就没有了,风大的时候,房子都被掀掉了。”在此后的十几年里,何延忠对这样的状况习以为常。残酷的生态环境和当地人民的恶劣生活条件深深触动着何延忠。

    修路、拉电、种草、植树、规划、建厂。就在汗水初见成果之时,一场特大沙尘暴以及随之而来的泥石流将一切恢复原状。投资付之东流,员工弃他而去。

    何延忠心里明白,既然做了,就一定要做成功。他苦苦思索、重新开始、查阅资料、聘请专家,带领自己的碧泊产业团队坚持不懈,最终,探索出了一套治沙防水的成功范例“沙漠都江堰”——在阳关和北部洪水区之间苦修十多年建成三道屏障:黏土固沙、石堤阻沙、生物防沙。

    “我们现在是以水害治沙害。”何延忠介绍,当夏季北部洪水来临之时,通过黏土固沙工程将洪水中的泥浆调蓄到沙漠里,“给沙漠盖一个盖子,这样就把沙漠给固住了”。石堤阻沙就是在库姆塔格沙漠风口修建沙障,通过“沙漠长城”,阻挡沙丘继续向阳关推进。第三道屏障是种植耐旱植物,生态固沙。

    “以前当地人每年汛期总是提心吊胆,通过‘沙漠都江堰’工程治理,他们现在有了安全感。”何延忠告诉记者。然而这种来之不易的安全感却是建立在何延忠及其企业的巨大风险上。

    “洪水来时第一个冲的是我。”2011年6月16日,“沙漠都江堰”将一场特大洪水泥石流成功分流90%,阳关镇被保住了,但何延忠的企业却损失了1.6亿多元。科研中心、养殖基地、加工车间,企业20多年精心培育的亲本种鱼12万尾全部被冲毁,350万尾商品鱼、600多万尾鱼苗全部被掩埋在洪水泥沙之下。那一天,何延忠站在堤坝上望着洪水,久久没有说话。

    有人劝他放弃,他却把住房抵押给银行,筹集资金,立即开始清理河道,同时恢复生产。“沙漠都江堰”让阳关几千人的生命得以保全,这让何延忠看到了希望。

    功夫不负有心人,何延忠多年的坚持和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每年汛期泛滥成灾的洪水通过渗虑净化工程过滤到地下水库,新增可利用水资源2000多万方。灌溉防护林,养殖高寒冷水鱼,发展养殖产业,种植葡萄,充分利用了水资源,水害变水利。

    10多年来,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沙漠都江堰”将危及村庄的沙丘推离村庄5.6公里,黏土固沙31平方公里,防风固沙56平方公里。10多年来,一个大西北的倔强汉子,放弃本来优越的生活,与阳关的水患沙害进行着艰苦的斗争。

    从“养鱼大王”到“当代李冰”,何延忠将他的虹鳟鱼带进了不毛之地,也将责任与幸福撒播在最需要他的西北大地。(记者 宋喜群)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