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浏览文章
构建汉语走向世界的纽带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616次 更新时间:2017-02-21 19:04:03

    编者按:语言是人类交流沟通的桥梁,是文化传承必不可少的重要载体。人们用它来交际、交流思想,以互相了解。语言也是一种文化 ,是年深日久积淀下来的精神文化的载体。正是语言的民族性和多样性,才使人类创造出各具特色的文化,它们也以灿烂夺目的光彩装饰着大千世界,构成今天的人类文明。


    母语既是一个族群交流的工具,也是其文化和身份的代表。关于母语,有两种解释,一者为一个人出生以后最早接触、学习、并掌握的一种或几种语言,另一者为一个人的民族语。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数据获悉,全世界约7000种语言中,只有不到1/4的语言在学校和互联网上使用。如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全世界超过50%的语种将濒临消亡。

    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2000年起将每年的2月21日确定为“国际母语日”,希望以节日的形式提高人们保护语言的意识,帮助人们了解世界各民族母语文化的现状,促进语言及文化的多元发展。


    “扶正”汉语言的地位


    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作为母语的汉语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当今社会上普遍存在“外语热,母语冷”现象,常德散文家协会会长周碧华先生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无外乎几个原因:其一,外语教育在中国教学课程中所占比重很大,外语在基础教学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使国民对母语的重要性认识渐渐淡化了。其次,受网络语言的冲击较大。互联网是双刃剑,带来便利时,也带来了负面作用,直接的负面作用便是网络语言的泛滥。一些网络新词,经热炒而受追捧。

    拯救母语,维护汉语地位已是刻不容缓的事。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升,特别是经济总量跃居全球第二之后,世界正兴起“汉语热”。一个大国的崛起也需要国家文化崛起的支撑。

    青海格尔木第六中学王和平老师认为,要加强母语及文化建设,首先要继承和稳固传统,营造良好的母语生态环境,正确对待各方面的问题和挑战,走正确的发展之路;其次要兼容并蓄,正确吸收和借鉴世界母语教育的经验。最重要的是端正观念和认识,确立母语的地位和价值。


    汉语言要走出去


    早春的和煦阳光铺洒在北京语言大学校园。学生流中你时而会发现几个肤色不同的学生:金发碧眼的欧洲姑娘,或是黑面孔上绽露出一口白牙的非洲小伙。他们大多喜欢用刚刚学来的汉语和人打招呼,当被问到“为什么来这里学汉语”这个问题时,他们会笑着反问你:“为什么不?中国正在国际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未来是中国人的。现在不赶紧学,到需要用时会来不及的。”

    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张国庆在谈近年来为推动汉语走向世界所做的努力说:“从2003年开始,国家汉办开始实施以‘汉语走向世界’为目标的‘汉语桥’工程,为各国开展汉语教学提供更多、更好的资源和帮助。”

    张国庆表示,在全世界推广汉语全社会来关注和参与这个事业。我们要动员各界力量,更好地整合社会资源,与社会各部门加强联系。大家都来宣传自己的语言。现在推广汉语的网站越来越多了,但社会各界还有很大潜力没有发挥出来。

    我们的企业在走出国门的同时,也应该在推广我国汉语言、汉文化起到相当的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拥有十几亿人口的汉语市场备受瞩目,在中国庞大的跨国企业的助推下,汉语热越来越热。

    作为中印经济交流的纽带,华为公司一直致力于在印度推广普及汉语,在华为公司的努力推广下,印度当地民众汉语水平大为提高。

    同样,作为在拉丁美洲开发运河项目的HKND集团,对当地语言,特别是濒临灭绝的土著语言以及背后的文化、习俗及社会动向进行深入的了解,为项目走出去打好“文化基础”,也为两个文明之间的交流搭建桥梁。HKND集团常务副总裁彭国伟在接受《慈善公益报》记者采访时说:“只有树立正确的思维、采取正确的措施,走出去的企业完全可以与当地的语言和文化共生共存,互相交流,共同成长。”

    记者 泊 伟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