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浏览文章
人工智能时代,什么才是你的最大竞争力?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549次 更新时间:2017-03-13 19:45:26

✎ 编 者 按 

如果全面优先的人工智能一旦诞生,人类将面对何种命运?


2017年全国两会正在如火如荼中进行,两会讨论热点也随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中展现出来,其中人工智能(AI)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按照可预见的发展速度,实现强人工智能的突破需要多长时间?如果全面优先的人工智能一旦诞生,人类又将面对何种命运?


人工智能是什么

人工智能不是车间流水线上那种释放简单劳动力的技术。人工智能致力于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拓展人的智能,目前研究领域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义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人工智能的种种,都为了让计算机更加相似于人类,具备人类的能力,或者在具体领域更加优秀于人类。从这个角度看,人工智能就是重新造就人类,或者造就上帝。



这正是所有科幻作品热衷于提及到的:如果全面优先的人工智能一旦诞生,人类将面对何种命运。


弱人工智能的艰难进程


尽管 1997 年 IBM “深蓝”计算机已经战胜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但当时媒体宣称的“划时代意义”如今看来不过是相当原始的起步。语音识别、专家系统、深度学习等技术被大面积应用到商用场合,看似已经步入智能时代,但目前仅仅是停留在对人类智能的模拟。


语音助手哪怕多么接近人类交流,都只是“程序员努力让程序假装听得懂人类语言”而已,用户可能在屏幕外惊叹其智慧,但屏幕内的程序毫无感觉,按流程悄无声息走了一遍又一遍。


这些不完美的效果,如同人类制造了一个玩偶,一起玩耍。玩偶一举一动人类了然于胸,尽管制作过程耗费数十年科技的心血劳累,但人类毕竟是不会看得起一件玩具的。



人类希望看到能制造惊喜的生命,能够制造惊喜才算真正的智能设备。重新造就人类,就要发展强人工智能。


强人工智能之门


人类对高级智慧生命向来感兴趣。无论是对外寻找外星文明,还是在实验室研究人工生命。


在信息世界里,生命指代会自我思考,对外反馈和内部调整的一套系统。一个人按规则开车行驶,出现事故紧急刹车;一个城市的交通系统有条不絮运行,路况堵塞就会调整路线车流。从信息角度看来,城市的交通系统就是一个生命。


如果交通系统能够自我管理呢?强人工智能便是要打造具备自我思维的人工生命。强人工智能能够脱离程序指令自发决策并且行动,理解抽象思维,能够自我学习,复制技能并且快速提高。那么,如何赋予计算机心智能力,让其自我发展?



人工智能在 60 至 80 年代的发展一度萎靡,主要因为其演进完全依赖于科学家将知识灌输给机器学习,其学习广度是很有限的。


从 80 年代开始,一个重要的子领域开始探索: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省去了科学家自身认知这一步骤,直接把数据放进计算机学习程序内,让程序直接接触数据。在今天,大量的数据能够满足机器快速成长的需要。知名的 AI 程序 AlphaGo 每天能够尝试百万量级棋谱的走法。抛弃明显的差棋,将计算量控制在可完成的范围内。



另一关键在于,同样在 80 年代,神经网络算法开始兴起。


人类大脑是目前为止所知宇宙中最发杂的东西,对光年外星体的了解都要远远多于对人类大脑皮层细胞的了解程度。正因大脑的丰富性,科学家尝试通过逆向工程,从大脑的思考方式推动机器智能的发展。电脑大脑神经网络的结构,一层层输入数据,从简单到复杂,再输出结果。经过这些年算法的不断优化,以 AlphaGo 为代表的神经网络算法开始在公众视野中得到大面积的成功。


人工智能的“奇点”


按照可预见的发展速度,实现强人工智能的突破需要多长时间?没有人能够给出答案。


要知道,农耕文明进入工业文明历经了千年,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各走了一百年,而从电脑过渡到手机不过短短 20 载。 VR 的热潮刚从硅谷涌现,风向已经刮到别处了。在信息时代,每一轮社会革新所需时间被极大缩减了。


我们突然很难预料十年后科技的模样。



更何况,人工智能存在科学家普遍认同的技术“奇点”:存在某一个时间点,技术发展将在极短时间内发生巨大得接近于无限的进步。一旦越过奇点,科技将超越科幻,我们无法预测技术的下一步,甚至预警其发生。



而强人工智能的自我学习,则极大推进了这一天的到来。


10 年,20 年,对于生命而言或许漫长,但放眼整个发展史,时间微不足道。就在当下,就在目前,没人知道人工智能下一个突破会发生在世界的哪个角落。


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行业巨人开始公开在媒体发声:


霍金:人工智能会导致人类灭亡

比尔・盖茨:人类需要敬畏人工智能的崛起

马斯克:人工智能是人类生存最大威胁


而科幻作品中,作家早就思考过这个两难问题。一方面,科技必须发展,人工智能势必有一天能进化为智慧生命;另一方面,当某天人类不再能控制其发展时,无人知晓人工智能对待其造物者将是善意还是恶意。



但现实不是科幻,现实中的人工智能有太多的科技与伦理因素需要考虑了。机器人是否要纳税?人类大规模失业问题如何解决?机器人安全性谁来保证……在一个智慧到令人生畏的科技生命面前,人类再多的欢呼与焦虑都不为过。


西方圣经里讲述,上帝创造万物,在第六天按照自己的模样捏造了亚当与夏娃。这是人类的起源。但故事里没有记载,千年过后,代表造物者的十字架被众人虔拜过,也被众人推倒过。在下一个造物的故事里,人类将与智能生命同行。




人工智能时代,你的感受与想象才是最大竞争力


工业时代,机器出现,人力标准化;自动化时代,机器人出现,人力机器化;个性化时代,人工智能时代出现,人力何去何从?


答案是:人工智能在个性化时代仍不能替代人类,因为人类拥有各自精神个性,它是这个时代的最大竞争力。


工业化时代是一个人的劳动由非标准化向标准化过渡的过程,而自动化时代是一个人的劳动重新向非标准化过渡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历史的复现。人类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有两重变化互为表里:一重是劳动的标准化,一重是产品的标准化。


工业时代巨变的标志是机器的出现。我们将会看到,下一轮时代巨变将是机器人的出现。机器人比人类更快捷、稳定、精确,早晚有一天,机器人劳动会便宜可得,工业流水线上的几乎所有标准化工作都可以交给它们。


事实上,在市场化社会,高度敏感的产品提供者几乎必然会想到另外的平衡之道:供应与机器人生产的产品相抗衡的人力产品。那就是非标准化人力产品。非标准化产品一直都存在。做品牌的人知道,只有高度特异化才能有优势,例如奢侈品和设计品。


这种非标准化产品在机器人时代会迅速蔓延。人们不得不开始思考「我能做什么」,而结论必然是「我能做和机器人不一样的事」。机器人会迅速占领所有标准化领域,而人类在各种差异化产品的供应中寻觅新的领地。


这个过程是被动的,一如工业化时代对农业人口的驱动。但也因为被动,所以会大规模且不可阻挡。我们会经历新的时代转换:被迫回到个性化时代。


也许有人说,比个性也没用。人工智能已经非常聪明了,将来会更聪明,它们也能提供个性化产品,比人提供得更好。现在不是已经有很贴心的定制化服务了吗?更贴近消费者的个性服务。


是的,没错,人工智能小助手可以提供更贴近消费者的服务,但这也就是它们的瓶颈。它们是围绕消费者的个性做文章,而不是以自己的个性做文章。它们的产品,差异的源头在于消费者,而不是劳动提供者。


在信息化社会,我们会看到大量个人定制的产品。信息足迹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足以对你的喜好做方方面面的探查,一切都记录在案,一切都经过分析,你的购物习惯、看片品味、争吵方式、审美特征,都会被人工智能忠诚地记在心里,并给你提供贴合你习惯的个性化精神服务。你接收到的信息,会是你的偏好带来的选择。


这不是真正的个性化:你只是作为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工业流水线上的一个服务对象,被它们的标准化作业「个性化」了。你只是一个消费者,作为价值的需求端存在于经济系统中,你的个性化只是人工智能为自己积累的数据,是它用来丰富算法的案例资料。


如果被动接受了被推送到眼前的所有信息,有一种可能,就是你的精神世界越走越窄。这就是人工智能对我们的终极遮蔽:它根本不需要有自我意识,只需要按算法不断强化我们某些思想偏差,就足够把我们的思维固定在一条越走越偏的路上。真正的个性化不是这个样子。自动化时代需要的劳动价值也不是这个样子。


自动化时代需要的不仅仅是消费者的个性化,而最重要的是劳动者的个性化。只有人的精神个性,才是这个机器人时代人类劳动的真正价值。


在未来,工厂机器流水线留给机器人,人会以更加富有创造性的方式与流水线竞争。人的独特性会体现出来:思考、创造、沟通、情感交流;人与人的依恋、归属感和协作精神;好奇、热情、志同道合的驱动力。根本不是计算能力和文书处理能力,而是人的综合感悟和对世界的想象力,才是人和机器人最大的差别和竞争力。


到那个时代,我们的社会方式也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