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彦杰:志愿服务是工作更是使命 |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786次 更新时间:2017-03-30 19:16:29 |
“志愿服务并非为了荣誉,当你为国家、社会和人民尽心尽力的做了一点事后,荣誉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而这种正面的情绪对于和谐社会发展必然发挥着积极作用。志愿服务对我们来说,不仅是工作,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使命。”管彦杰说。 管彦杰,山东青岛人,2006年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校,成为了一名具有人民警察和大学教师双重身份的人。不久,他多了一个新身份-——志愿者。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管彦杰 那个最年轻的安保志愿者团队主责人 2008年,管彦杰担任北京奥运会举重场馆安保志愿者指挥,是最年轻的安保志愿者团队主责人。他带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174名学生志愿者在举重场馆日夜奋战,不仅要与奥运安保协调小组联络,还要与其他各工种志愿者团队协作衔接,对往来车辆进行24小时检查,赛事期间还要对每个人进行安全检查,并要全程做好后勤保障,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让管彦杰身心疲惫。那一年,他所带领的奥运举重场馆安保志愿者团队荣立了集体嘉奖,他个人也荣立了人生中的第一个三等功。 2010年,他又一次以“新身份”率245人组成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安保志愿团队投身广州亚运会,荣立了人生中的第一个二等功。管彦杰告诉记者,“作为一名警校的教师,在从事志愿服务工作时,我更倾向于做一名专业志愿者,既能发挥我的专业理论素养,又能发挥我的公安实践特长。”“新身份”不再新,它逐渐成了管彦杰的标签。 那群最默默无闻的耕耘者和守护者 管彦杰认为,大学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中坚力量、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栋梁,若能深入参与志愿服务,其示范效果和长远意义是重大的。2008年的奥运会安保志愿服务在他的心里扎了根。 管彦杰的《警色青春》一书中这样写道:“每个想看比赛的人,一定能够看到这场激动人心的赛事。你可以购票入场观看,退而求其次也可以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可是那些安检志愿者们,他们与比赛现场仅一墙之隔,却必须要坚守岗位,既看不到现场赛事,也看不到屏幕上的现场直播。无论是赛事期,还是在赛事休息期,安检志愿者们总是头顶骄阳或披星戴月地工作着。” 志愿者们的奉献精神是高尚的,同时也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背后志愿者的默默耕耘与守护。 管彦杰曾经是公安大学的学生,从学生到教师,在校的十几年时光里,他目睹着、参与着太多的安保志愿服务工作,从北京亚运会到北京奥运会,从广州亚运会到北京世锦赛,从上海世博会到杭州“G20峰会”…… 管彦杰告诉记者,志愿服务的点点滴滴都刻在了我的心里,也融入了我们学校师生的血液与骨髓里。 那一本书所承载的时代责任 管彦杰在小说《警色青春》的自序中写道:“好警察身上一定是有侠义精神的,也就是金庸先生所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好警察也往往是文武双全的,音乐与文学想通,只是用不同的形式表达了人类最自我的心灵家园。我想,我们警营、警队共同的努力都是为了共同的理想--更好的自己,更好的家园,更好的国家。”他说,这段话就是我的创作初衷,但是为了完整理解这段话,还得简单介绍我的一些其他情况。 “我觉得我一直想改变社会里的一部分人对警察的刻板印象。”管彦杰说,在中国的警察队伍中,各类青年才俊荟聚,他们懂艺术,有爱心,文武双全,理论和实践皆有建树。而作为一名警校教师,我觉得用一支笔去表达是再好不过的方式了。大学教师的身份决定了我有责任去观察研究和思考一些社会现象和问题,人民警察的身份又决定了我为广大警察发声理所当然、责无旁贷,这种努力收获了社会各界的肯定,有的媒体称我为“新世纪警营文化代言人”,其实我个人的理解是新时代的每一位警察都应该为警营文化代言,这不是沽名钓誉,这是我们每一位警察的天然使命感与时代责任之一。 |
【首页】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