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浏览文章
公益中国九人行:公益人才的创新和涵养机制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682次 更新时间:2017-04-24 19:00:58

    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良性健康发展,需要打造一支专业化人才队伍。如何推动公益人才的专业化、职业化?如何鼓励和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公益慈善这一行业?近日,由新华网联合壹基金共同举办的“公益中国九人行”大型融媒体互动访谈栏目走进深圳。节目现场九位专业人士围绕“公益人才的创新和涵养机制”进行了探讨。

    “公益人往往被贴上爱心、奉献等等标签,这样太笼统,一定要在基于使命优先的前提下做细分。”深圳市慈善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房涛表示,深圳是一座有大爱的城市,公益人才缺失问题在深圳同样存在。尽管深圳市政府在人才方面的政策走在全国前列,但在公益人才的引进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原院长、公共管理学院原院长,“小云助贫”创始人李小云指出,公益是一个部门,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但人们往往将公益部门和公益职业混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任何一个专业都可以进入公益部门。”同时,李小云强调公益人才涵养机制的核心在于引进的人才是不是能够把公益资源运用好,脱离了传统慈善直接进行捐赠的轨道,是现代公益的进步。

    “中国高校到现在还没有公益慈善这个专业,但是业界实际需要的是慈善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宋庆龄公益慈善教育中心主任李金宝说,在人才需求调研中反映出来的是高校公益人才培养体系的不健全,高校对于公益人才的培养急需创新突破。另外,考虑到职业公益人的发展需要持之以恒,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外语水平、家庭条件,特别是未来的职业选择,都将列入公益人才考核机制。

    “在公益领域,没钱、没权的状态下,怎么样能够组织起来,这一直是一个比较有价值的课题。”墨德瑞特主管合伙人兼总经理房晟陶说。公益行业里的人力资源管理,通常是机构寻找人才、培养人才,为他们提供专业咨询服务但同时也面临着很多的挑战:招聘方式的局限性、薪酬福利水平没有竞争力、建立良好的内部的生存环境难等。房晟陶建议,通过利用商业的平台和渠道联合招聘的方式招聘人才。薪酬不是公益人才留存的关键要素,涵养机制才是。他表示,完善的涵养机制,搭建良好的内部生存环境成为培养公益人才的关键要素,同时也可以提高专业公益人才的留存率。


    益桥计划创始人王赛说:“越来越多的优秀年轻人有意愿去探索公益,对中国的公益行业充满期待”。益桥搭建这种双向的平台,一方面,把优秀人才和跨界资源带入中国公益行业,创新性地解决社会问题,满足中国公益行业岗位需求;另一方面,让海内外华人青年职业人士和优秀毕业生有机会进入中国公益和社会创新机构工作,通过培养、规划等方面的支持,使其快速提升自我,建立社会影响。


    “近些年,公益教育生态慢慢形成,以公益教育研究为核心机构,慢慢形成规模。”深圳国际公益学院教务长曾晶认为,尤其像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出现,填补了当时中国公益教育的空白。因为这样一群培养人才的机构的出现使得教育的教化功能产生影响,中国公益行业专业化程度大大提升了,使得这个行业的人也更具涵养。


    绿色低碳发展基金会是深圳首家以低碳发展为宗旨的非赢利环保组织,成立于2013年2月。基金会现有专职人员20人,有3个70%:70%的人是来自世界排名前的100学校,70%是海归,70%都是90后。“怎样留住这些高素质的年轻人呢?必要要有共同的价值观,用共同的价值观凝聚人心。”绿色低碳发展基金会联合创始人兼秘书长刘馥尔表示,“同时,基金会自身也要重视公益人才的培养,给他们提供一个创新成长的平台,同时他们与其能力相匹配的工资。”


    壹基金秘书长李劲认为,破解公益人才短缺难题要在增量上做文章。“最近几年,公益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机制已经比较完善,比如学校培养、海归人才引进,企业人才跨界进入公益行业等等,人才的供给是充足的。但是公益机构内部没有解决涵养机制,不能够留住这些人才,让他们得到发展,让他们产生认同感,这个问题如何解决?”李劲表示,壹基金做了一些探索,在内部推行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制度,引入市场已经打磨好的人才。

    新华网公益文化部主任高向梅认为,公益专业人才同样需要匹配其能力的待遇。“虽然公益已经引起来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很多人对于公益的理解还比较肤浅。有些人认为公益就是学雷锋做好事,学雷锋做好事怎么能拿高工资呢?公益也需要专业人才,给予他们与其能力相匹配的待遇是必要的。这应该成为常识。我们媒体要加大传播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公益行业,普及公益常识。”

    “公益中国九人行”是由新华网公益频道与新华善举基金联合打造的大型多媒体互动公益栏目,通过关注不同主题,每期邀请九位行业专家和思想者们就公众关注的公益热点话题、公益现象展开探讨和研究,采集大量案例和数据、形成行业报告,通过不定期的线上线下互动和新媒体融合手段的发布,碰撞公益智慧,传播公益理念,引领中国公益发展方向。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