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相送的智慧密码——海丝路上美美与共 |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592次 更新时间:2017-05-07 23:22:52 |
大约600年前,就在这篇稿件发出的地方,新华通讯社大院,是一个与海上丝绸之路密切相关的场所。那时,一些南海周边古国,沿海上丝路来访,常捎给明朝一些大象,寓意“太平有象”。明廷选址宣武门西北角,专设养象驯象的“象房”。今天新华社西侧的长椿街,原名象来街,就是那段海丝交往的见证。 北京城,不靠海,与丝绸之路也远隔千里。但北京城里,从不缺少丝路符号和印记。 丝路的价值恰在于此。无论地处何方,都能让智慧集聚一堂,集思广益,汇小美为大美,又将其传播四方。从各美其美,到美人之美,再到美美与共,是丝绸之路发展历程中的三重境界。 智力的往复流动 故宫博物院,终日人流如织。北京二环路,天天车水马龙。但鲜为人知的是,当初紫禁城三大殿和北京城“内九门”的营造工程中,有一位越南工程师。故宫博物院古建部研究员李燮平介绍说,公元1406年,明朝廷在今天越南北部的交趾一带寻访人才,天资聪慧的阮安被选中入京。 在北京城的营建中,阮安等交趾工匠表现出独特的天赋和勤勉。明朝时期的《水东日记》则称阮安“为人清苦介洁,善谋划……其修营北京城池、九门、两宫三殿、五府六部诸司公宇……皆大著劳绩”。 有意思的是,阮安之后300多年,越南阮朝多次遣使北京,学习北京城规划经验和设计思想,这才有了后来仿效北京城而建的阮朝都城顺化。 “顺化城可以说是北京城的缩小版,它的方形城池以及三重结构完全按照中国传统筑城理念来建造,甚至建筑名称也直接仿效中国来命名,如太和殿、午门等。”河南工程学院讲师、历史学博士王继东说。阮安参与建设北京城,而北京城的设计思想又在几百年后造就了顺化城,这就是丝绸之路跨越时空的魅力所在。 花开花谢,春去秋来。 如今,越来越多中国建筑设计师怀揣设计方案走出国门,东方建筑理念开始在境外开出不一样的花朵。从孟加拉国邦戈班杜国际会议中心,到老挝国际会议中心,再到斯里兰卡纪念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大厦……中国建筑师的境外实践不一而足。 在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张利眼中,有形的建筑背后蕴藏着无形的文化交融和互鉴,而“一带一路”为这种交融和互鉴开辟了广阔的合作前景。“我们需要更多软实力的共建、融汇、互补、互鉴,建筑设计领域可以说算其中之一。” 知识的互鉴互学 美美与共,不止于自然山水和人文建筑。 古时候,除了工匠,大批“留学生”沿海上丝绸之路漂洋过海来华,在西安、南京和北京等地学习四书五经、儒家经典,学成后再由这条海上交通路线,把中国文化带回国。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贺云翱说,明代初年,大批留学生曾在南京的国子监求学,最多时达到9000多人。“根据我们查阅的资料,高丽、日本、琉球、占城、暹罗等国当时都有留学生来国子监求学……高丽学生金涛,留学后参加了科举考试,回国后位至高丽国相,成为‘国家智囊’。” 金涛之后几百年,泰国小伙差瓦利·朱加通过当代汉语教学机构——孔子学院与中国结下情缘,甚至迷上书法和京剧。他曾在天津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如今是泰国曼松德·昭帕亚皇家师范大学中文系青年教师。 在差瓦利的研究中,中泰交往从泰国第一个王朝素可泰王朝就已开始。“那时,泰国只有陶器,不会做瓷器,这方面的技艺还是中国人传授给我们的。明朝时,人员交往更加密切,有中国人来做生意,还有中国人来做官。有人说,当时泰国没有税收,是中国人带来了这个概念,甚至可能泰语‘税’这个词都是从中国舶来的。” 在菲律宾红溪礼示大学,孔院中方院长章石芳对当地教师林朗讲述的故事印象深刻。“林朗老师告诉我,2013年,菲南部三宝颜发生战乱,当时一批学生为了躲避枪战而逃难。一个女孩在逃难途中突然返回,等她回来时大家才发现,她是为了回去取一本汉语教材——《快乐汉语》。” 如今,章石芳再次感觉耕耘的春天尤为可期。孔院成功推动汉考作为汉语教学考核评估方式纳入菲律宾公立中学汉语教学体系,《快乐汉语》也将于今年在全菲公立中学全面启用。 智慧的共享互动 明朝时,多位皇帝都曾下谕,派专人学习周边国家语言。永乐年间,明朝廷在国子监开设四夷馆,专司外语教学,培养翻译和外交人才。四夷馆编制的《译语》《来文》《杂字》三个系列的多语种教科书,合称为《华夷译语》,不仅是古代外语教科书的经典,还为很多周边国家研究本国的古代文字提供了重要参考。 今天,大批外国著作被译成中文的同时,还有很多中国文化经典被译成外文,实现了智慧“带进来、走出去”的良性互动。 “这是我们第一次大规模、系统性地与东盟国家译者合作,连续推出的中华文化经典外译精品。”翻阅着摆在面前的《东方智慧丛书》,丛书主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所长刘志强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两年前,广外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一拍即合,陆续推出《论语选译》《老子选译》等多部中华文化经典的东盟国家语种译本,在越南、泰国、老挝、马来西亚、柬埔寨等国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中掀起一股中华文化热,多家外国出版社希望再版。“经典外译”这条文化路径正在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交流播下一粒种、扎下一条根。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如何让东盟和海上丝绸之路相关国更多了解中华文化、中国思想是一个关键点,”丛书编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副总编汤文辉说。 之所以为丛书取名“东方智慧”,汤文辉介绍说,是要表达中国与东盟国家同处广义上的东方这一概念。这个概念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之道”等传达出来的智慧与价值能够取得文化共鸣。 丝路书香,醇厚如昨。 技艺的口传心授 通过海上丝路,古代中国向周边国家输送了大批“技术移民”,带去织布、制衣、制瓦、制伞、造船等技艺。贺云翱说,明朝曾向琉球的中山国派遣了一批技术移民,分别负责造船、航海、翻译、贸易等事务,史称“闽人三十六姓”。 今天,中国技术人才走出国门的步伐不仅越来越快,内涵也愈发丰富,带去的不再只是物质之“鱼”或技艺之“渔”,更多的是共同发展、携手进步之“遇”。 印度洋上2000多万人口的斯里兰卡,是全球最大的眼角膜捐赠国,被誉为“世界之眼”。2007年,时任总统拉贾帕克萨访华时赠送给中国两枚眼角膜。此后8年,斯里兰卡向中国捐赠了1000多枚眼角膜,帮助上千中国人重见光明。 北京协和医院眼科教授董方田去年11月带领“健康快车光明行”医疗队一行9人抵达科伦坡。那是“健康快车”项目配合“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国门的援外医疗任务。这期间,中斯两国的医护人员彼此信任、相互学习、通力合作。 “在一个陌生国家一所陌生医院给一群陌生的人用陌生的设备做生命相托的手术,不那么简单,”医疗队最年轻的医生赵潺说,“所有工作人员都很配合,从设备安装到手术配合,他们也投入很大力量。”在手术间隙的聊天中,几乎所有斯里兰卡医生和护士都会说起中国这些年来与斯里兰卡的密切互动。 一个月时间,数百名斯里兰卡白内障患者在中国医生的手术刀下复明。 丝路之爱,就是要让你看见,看见光明。 |
【首页】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