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聚会,城市大会”攀枝花站 :开拓青年视野 |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824次 更新时间:2017-05-08 16:49:33 |
5月5日,思想聚会城市大会攀枝花站——“思”&“变”在攀枝花会展中心举行。攀枝花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江海,爱思青年公益发展中心理事长周玉亮,“远远的阳光房”创始人宁远,四川大学英语辩论负责人及波兰语专业负责人余淼,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会长杨欣,中建三局攀枝花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设计总监阮浩,成都市艾科罕见病关爱中心副理事长周书林,“爷爷奶奶一堂课”项目创始人贺永强,中国扶贫基金会成都首席运营官王光远,攀枝花市爱思青年公益发展中心理事长卢越等10位嘉宾向现场的600多位青年分享了他们所思所变,在行走的实践中,挖掘无限的深度,在思索探寻中,发现自我实现的价值。 江海:青年有创变,城市有活力;城市有期待,青年有未来 自己也算是一位志愿者,一个公益人,江部长这样定位自己。在当今时代,社会组织一直在社会治理和建设中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江部长说,“青年有创变,城市有活力;城市有期待,青年有未来”。江部长也表示,青年怎么样,城市就怎么样,他希望攀枝花青年不仅要当爱思青年,还要当行动青年,努力为城市的转型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周玉亮:与青年同行,与梦想同行
非典型斜杠青年的周玉亮认为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从大学教授到爱思青年公益发展中心理事长,他走出大学校园走入公益行业。他伴随着思想聚会从菜市场到影响上万青年,伴随着爱思青年从成都到攀枝花、到重庆、到绵阳,一路相随一路相伴,他探索、他实践、他思考、他创变。 他说:“人本应对生命充满热情、对世界充满好奇、对自我价值充满肯定,敢于梦想,勇于实践,终生学习,爱你所做,知你所做,信你所做,做一个有趣的人与储君共勉”。 宁远: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
从电视台主持人到“远远的阳光房”。一本《月亮与六便士》,改变了她的生活。从前的她,精致的妆容,光鲜的镜头,现在的她素面朝天,纯粹的美。她染布,做衣服,也卖衣服。喜欢春天和秋天,不冷不热,正如她的平和与美好。 三年前,宁远与远远的阳光房邂逅了明月村,她在他乡种故乡,带来草木发展计划,带来草木染课程体验,传授当地人草木染技巧,教当地人种植草木然植物,培养出几十位草木染师傅,工作室里的东西都是宁远自己喜欢的,有着她童年的记忆,也有着她曾经生活的再现,更有着她对生活的描述。 她说:“按照自己想的去生活,否则迟早有一天你会按照你生活的去想”。
余淼:全球化的今天,语言可以成为一种能力 毕业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高等教育管理专业硕士,多语言多文化专业博士的她,在全球化的今天,关注着语言服务的开展,她反思语言是什么?是一种社会现象,还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一种交流工具,还是一种思维工具?是一套与生俱来的系统,还是一个产品? 在探索语言的最初,她不知道为什么要让自己去当一位波兰语老师?渐渐的,她发现从未消退的英语学习热潮,以及逐渐兴起的汉语热潮,一个国家的外语需求成就了一个国家外语能力,而现在国家外语能力正逐渐从内需型转向外向型,随着经济发展,“外需”拉动“内需”,倒逼外语教育改革,例如:多边谈判,文化传播,各国间经济合作等等。同时,国家外语能力的体现也充分表现在发展多语言服务的能力上,文化、经济和外交,无一不是国家外语能力的体现。 杨欣:我与长江源
杨欣,1984年开始与长江结缘,1986年作为主力队员参加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全程漂流175天。1995年创立中国最早草根环保NGO之一的“绿色江河”,1997年在海拔4500米的可可西里建立中国民间第一个,也是长江源第一个自然保护站——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30年来,他一直坚守在海拔4000-5500米,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最脆弱的长江源区域,用行动推动改变。 阮浩:一个建筑工程师的理想与实践
“中国武汉知音城的拆迁工程”是阮浩的第一个工程,但这一次工程后,他心里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动不动就要拆呢?本不该发生的浪费,就这样实实在在的发生了。拆字的背后,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据数据统计,2016年拆字的代价是国内建筑业总产值193567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6.4亿平方米等,这些庞大的数字背后,还意味着资源浪费、环境破坏、人力消耗等等,阮浩提出,要改善这种情况,只有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提效升级,从技术层面避免设计失误,同时进行管理创新。 周书林:因为有你,爱不罕见
2014年遇见皓皓,认识筠筠,组织成立血友病“天使宝贝”儿童合唱团,她将音乐与公益相结合,带给罕见病儿童更多的欢乐,减少病痛的阴霾 ,她深知这些孩子们经历的痛苦与折磨。在孩子的世界里,他们融入集体,渴望和普通孩子一样的上学和玩耍。而“天使宝贝合唱团”,让他们能够拥有和普通孩子一样的机会和快乐。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舞台,从第一次登台到登上了一个又一个的舞台,她带领着这群孩子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贺永强:脚下就是远方
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贺永强发现新社群关系对原有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农村、城市、孩子在冲击中问题不断,他乡的繁华快速,让我们不断抱怨自我家乡的糟糕,进不去的城,回不了的乡,曾经那些自以为学习可以改变命运的人发现,城市的孩子做手工,城市的孩子抖空竹,乡村的孩子上自习做作业,格局下城市的孩子成为创新引领,乡村的孩子成为考试学霸。 于是贺永强出发了,从社会教育缺失,学习生活脱节出发,从重构乡土教育,弥补社会教育缺失出发,他发起了“爷爷奶奶一堂课”,在“孩子受教育、老人得尊重、文化得传承”的价值观下,他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通过构建孩子对自己家乡的认可和热情,迸发出孩子对家乡建设的热情。 王光远:创新驱动的责任实践
2003年从农村来到大学的王光远,许下大学四年走遍中国一百个县的心愿,2004年一个艾滋病的高发县河南上蔡的走访开始了他的心愿,随后在一百个县的走访经历,他发现了一个现象“涉农创业”,2009年他和四个同学一起,筹集一百万,承包一千亩土地,种水稻种红薯,但在10个月后的光棍节那天被无情的宣告失败。 2011年他以全职公益人的身份加入了中国扶贫基金会,来到四川灾后重建的一个小村庄驻点。2013年庐山地震后的第三天,他来到雅安,全程参与庐山地震的救援和重建,2013年他深耕专注求解中国乡村的发展之道。 随后运营善品公社从0到1,从蒙顶山猕猴桃的初次试水到汉源红大樱桃运营模式深度探索,善品公社探索出农村品牌的三大鸿沟“效率、品质、品牌”,并在农村进行生产关系维护,信任体系建立,竞争力扶持带动乡村的发展与创新。
卢越:为我们攀枝花的美好明天贡献一份力量
攀枝花市爱思青年公益发展中心理事长卢越表示,她从攀枝花到深圳,又从深圳到攀枝花。离开和回归,她带给攀枝花青年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更加丰富的资源。爱思+,从成都来到攀枝花。从无到有,爱思青年到攀枝花,一步步助推本地青年发展。这是一座美好的城市,她穿梭奔忙,与爱思青年一起,链接不同的社会资源,给这座城市带来美好和活力。
“思”&“变”主题大会落下帷幕,虽然思变已结束,但攀枝花的思变仍在路上。
|
【首页】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