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城镇建设中的“热”与“冷” |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602次 更新时间:2017-05-11 20:55:27 |
大约从2016年开始,特色城市、特色城镇的概念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城市宣传口号中,并且开始体现为城市的具体行动。此后,更多地方政府推出了以地域文化为核心的特色城市或特色小镇建设目标。 特色小镇建设很快演化为全国行动,这是一件好事,也是符合城市发展规律的选择,如果操作得当、行动有力,这样的城市发展目标,也必然会成为促进城市新一轮发展的新型动力源。在2016年7月20日发布的《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不断提高建设水平和发展质量。 但是,更需要注意的是,规划是重要的,目标也应该有,但目前更需要的是认真梳理每座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将它们置于区域文化角色中考量,同时也要在更大的范围内确定自己的位置,真的做到选准定位、扎实建设,不图快、不唯名、不凑数。 城市的识别性和文化特色,是决定城市发展质量和城市品牌构成的决定性因素。独特的城市风貌,让人过目不忘的城市个性和新鲜体验,会给一座城市带来持久的文化影响力,也会为城市营造独特的文化氛围。如果以推进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考量,这其实就是从根本上培育文化生长园地的做法,是没有营销的营销,是不刻意赚钱的赚钱,是城市成长的长久之道。中国的城市发展能够走到这一步,客观上看,是我们不断认识现代城市发展规律、把握城市发展动力构成变化的结果,但是能够有这样的认识和转型,也是有一个过程,是收获和教训并存的。
城镇发展需要找寻自己的原生力量
如果我们简单回顾一下改革开放近40年来的历程,基本可以看出,全国城市发展的过程和方式,都是相近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少城市的发展重心和关注焦点是开发区、大项目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这一阶段的城市发展,空间拓展是核心任务。这样的发展方式,主要是在还过去的旧账。中国的城市基础设施欠账太多,许多城市的面貌几十年下来,依旧没有大的变化。所以城市发展的目标首先是要路通、灯亮、上下顺畅。而中国普通老百姓几代人同住一室的现象绝不在少数,人们太需要解决基本的居住问题了。因而,相比之下,城市特色问题似乎显得过于空泛并且奢侈。只有当城市空间环境有了根本改观,城市的各类空间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人民生活所需的方方面面都基本具备以后,城市的文化特色以及城市个性问题,才会逐渐显现出其重要性,才会变得尤为突出。这也理所当然地为我们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城市特色也就成为了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和重心。 在城市发展注重空间拓展的阶段,也留下了很多遗憾。正因为特色问题并非发展重点,大家可能会对传统风貌视而不见,甚至将其视为发展的阻碍。在文化价值未被充分认识的状况下,很多具有鲜明历史文化特色的城市遗存,一夜间就被推土机推平;很多独具文化特色、有着悠久历史的老街区,则被整条整条地拆除了;历史文化古建要么被拆除,要么孤零零地留在一片高楼中,滑稽地扮演着符号化的角色。许多珍贵的历史建筑,虽然被保留下来,但整体环境却完全没有了,完全看不出当初整体的文化生态。待到城市欠账问题缓解了,城市空间布局基本筑成了,人们才会慢慢想念那些曾经的文化遗存,它们是那么独特,又是那么无力。今天的城市特色问题的提出,恰恰需要首先从历史文化中找寻自己的原生力量。这其实才是我们谈论城市文化特色或者城镇文化特色的起点。 无疑,城市要想好好发展,就需要有源源不断的持续动力支撑。在许许多多的发展动力源中,文化产业应该是非常重要的一途。文化产业对资源环境的冲击力相对较小,对生活的渗透程度高,对提升生活质量大有益处。但是,文化产业如何发展好,这种软性的动力支撑源泉如何能够持续,确实是一个有待解决的大问题。很多城市都自觉地提出了建设特色城市的设想,并且已经有了很多实际行动,也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经济效益和文化效应都较好的样本城镇,为走出中国特色的城镇文化发展之路,做出了有益的探索。这就使我们讨论中国的特色城镇建设有了良好的依托和样本。 建设特色城镇,应该说是城镇建设的最佳文化选择。建设有文化特色、有文化依托、以文化发展为根本目标和基本内容的城镇,几乎就是决定中国城镇发展命运的关键所在。但是,首先要梳理清楚的是,中国式的特色城镇是怎样形成的,有没有一个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作为基本的依据;有没有较完整的历史文化遗存,去承载真正的历史文化讯息;它们在历史中是怎样成长的,而今天又应该怎样做到以保护历史状况为起点,并落脚于怎样更好地让其承担现代人的生活需求,这才是建设特色城镇的基点。不然,眼睛中只盯着经济收益,不断地在“特色”的目标追求中掺入经济效益的考量,特色本身就被严重地虚化了,所谓文化的支撑就成了幌子。于是,就会永远循环式地重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式的错误。这么多年的实践证明,好的行动方式应该是、也必然是“经济搭台,文化唱戏”。这样,人类生活的本质意义就体现出来了。只注重物态世界,而忽视生活内在质量问题的偏狭是唯利行动,就会慢慢没有了市场。
特色城镇不在于“打造”,而在于“培育”
建设特色城镇的热潮正在迅速形成,但要落实为好的行动,还有很大空间。搭建平台应该不算是太难的事情,但真正形成有独特魅力、有持续影响力和品牌推展力的例证还不多。因为物态容易打造,但文化却需要培育。所以,我们还是慎提“打造”二字,简单地说“打造”,容易陷入急躁状态。很多凭空想象出的文化主题,其实缺少根植很深的文化支撑。那么多的“欧洲小镇”迅速生长出来,给人以似是而非之感。欧洲风情小镇不是不能修建,但由于其本身没有真实的生活支撑,因而怎么看怎么觉得就是表演,就是拍婚纱照的场地。所以,这个时候更应该注意的问题是,“热”中一定要有“冷”,不是泼冷水的冷,而是清风过脑的冷。当然,今天我们还有很多舞台搭建的工作没有完成,我们要演戏的空间形态都还不具备。而且,在很多实际操作过程中,伤害文化、糟蹋文化的事情还是屡有发生。面对这样的状况,特色城镇建设目标的实现依然任重道远,要做的工作还非常之多。 在城市建设中,风貌构成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和难题。如果我们将建设特色城镇的着眼点首先放在风貌构成上,那就应该首先对城市和城镇风貌构成的基本特征、规律和问题,有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对风貌问题有准确的把握能力,才能有准确的行动方式和切入点。如日本的京都,早已是世界级的特色城市,其影响力的辐射范围也是整个世界。它每年能够吸引3900万游客前往观光旅游,本身就说明自身的魅力。 然而,即便是京都这样的著名观光城市,也一样经历了风貌问题的挑战。二战结束后,京都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城市的更新。原先那些特色鲜明的城市建筑,已经显得落伍、陈旧,难以承担现代城市功能。而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对京都文化风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所以,京都后来在任何一个时期里,主要工作就是“景观保存”,即努力保护京都原有的风貌体系,突出从奈良时代就开始形成的平安京风格。借助讨论最具京都特色的町屋的存续问题,以及城市主题风貌特征的体现方式等,京都市制定了《风土保护法》,划定了风土保护区。并结合京都独有的“西阵织”纺织工艺传承,以及神社、园林、庙会、传统文化仪式的系统保护,形成了京都特色突出的城市整体风貌,具备了强大的城市品牌支撑力,使京都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知名文化胜地。这就是营造城市文化平台的巨大功效。(作者:陈宇飞,中共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教授) |
【首页】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