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浏览文章
“钢构专家”左树生:丝路起点造文化地标 极限工程演绎毫米精度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810次 更新时间:2017-05-21 21:16:49

 中建二局三公司西北分公司陕西大剧院项目结构工程师左树生

    加工精度2毫米,空中定位1毫米,安装精度1毫米……,这是属于中建二局三公司西北分公司陕西大剧院的专属“精度”,也是该项目钢结构工程师左树生的“极限挑战”。


    陕西西安,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东西方文明交汇的枢纽与桥梁。我国西部最大的仿唐建筑地标工程——陕西大剧院,即将在这里正式竣工。它将成为我国西部文化艺术走向世界的梦想之地,展示古都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填补我国西部大型歌剧演出设施的空白。


    “它的钢结构安装按照鲁班奖标准建造,精度接近领域极限,尤其是综合演艺厅、舞台两个屋顶拱形钢桁架结构施工……”谈起陕西大剧院,被工友们誉为“极限”专家、“传奇”老左的左树生,有太多的故事要说。有着19年工作经历、干过20个钢结构工程,左树生坦言,这个工程最有挑战。

    力排众疑 推算说服专家组


    2016年6月,一场施工方案讨论会让左树生成为众矢之的。大剧院屋顶到底采用何种钢结构形式,是这次讨论会的焦点。


    经设计院设计,多数专家倾向于球形桁架结构形式,但左树生根据大剧院屋顶32米跨度、46米高,4千平方米面积,重2千多吨,4700多根杆件拼装的特点,却提出了拱形钢桁架结构形式,方案当场遭到了多数专家质疑。


    为了拿出有说服力的证明说服专家组,左树生开始“发狠”。


    他将自己禁闭在办公司里,24小时不间断进行计算和推演,进入到忘我的“疯魔”状态中。由于两个大屋面节点多,需要分别核算节点受力情况、还要参考类似工程及专家们的意见,计算具有复杂性、连续性和耗时性。


    左树生采用计算器演算和BIM建模模型演示进行全面推演,仅底稿就打了2千多张,饿了啃口面包、渴了喝口矿泉水、累了趴在桌上打个盹,晚上浓茶相伴解乏。当所有计算推演完毕,已经整整过去了半月,半个月里他体重骤降30斤。


    最终,通过计算,左树生终于得出结论。“架体每平方米要承受1吨重量,如果采用球形桁架结构,最大球体直径要超过难以想象的1.4米,而且多达13个连接点很容易将球体撕裂。”他认为,采用拱形钢桁架结构形式,虽然拼装难度大、精度要求高,但便于做节点加强,抗震性、安全和可靠性都能达到最佳,任何特殊受力都不会破坏架体结构。


    一个月后,左树生带着他的“成果”再一次站在方案论证会上。40分钟内,他把两种钢结构BIM剖面图不断演示给专家们看,再通过大量的演算数据进行说明,缜密的思维、精确的计算、直观的BIM演示效果、让专家们赞叹之余也不禁倒吸一口冷气。


    左树生回忆道,其中一位知名老专家当场心悦诚服地向他竖起了大拇指,“所有专家一致举手通过。”


    专家们被说服了。左树生的坚持,使他成为了避免这次重大设计缺陷的关键人物。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