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浏览文章
科技创新怎样避免成果沦为“陈果”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643次 更新时间:2017-06-13 19:34:04

    眼下,中国发展面临发展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的繁重任务。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优化要素资源、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成为发展重点,其实质就是要通过创新来驱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

  与市场脱节,导致创新不新

  当前,我国科技创新面临三大问题:

  一是创新模式效率不高。

  近年来,中国在超级计算机、军用科技等领域取得了成功。但是,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有的成果“目标”还没达成却已落后于市场的需求,成果还未产生却已然成了“陈果”。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规划创新步伐难以跟上科技的迅速变化,与市场脱节导致创新不新的结果。

  创新投入产出的国际比较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的研究与开发资金投入、大学数量、获得博士学位的科技人员分别为美国的33%、60%和130%,而用于衡量创新水平的三专利产出、文献引用和国际合作发表的文章数量却分别仅为美国的7.6%、8.3%和20%,创新效率较低。

  另外,提升创新能力、积累智力资本的基础科学研究投资也相对不足。研究显示,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的经费预算比例较低。在研发支出经费中,美国全球第一,中国全球第二,但美国有19%用于基础科学研究,而中国的这一数字仅为5%。

  二是创新认知不够全面。

  一方面,过于重视数量指标的增长。论文数量、专利授权常被用于衡量创新水平,而这类指标本身的短处也十分明显。事实上,论文和专利都只是创新的“中间载体”,里面存在巨大的质量差异,仅有少数人能够脱颖而出。简单来说,科学家和论文的质量是呈金字塔结构的。2002年至2012年,获诺贝尔奖的顶尖科学家有87人,接下来论文被引用的前1%的科学家有3215人(中国大陆112人),随后是在国际公认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学者30余万人,底层还有全球参与科研的万千学者。

  另一方面,专利等数量指标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体现创新贡献本身也存在疑问。很多中国企业申请专利的动机是为了获得高新企业的认证,从而获得政策性补贴。专利数量增长可以推动质量增长的前提必须是,这种增长来自于市场自发的增长。数据显示,中小企业在所有企业数量中占比超过90%。但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表明,2014年大型企业专利数量过半为51.3%,中小企业仍然缺乏创新的动力。其中,优质人才缺乏、融资渠道不通畅、创业保障不足、专利保护力度不够等,无疑是制约中小企业创新积极性的瓶颈。

  三是创新人力资本流动受限。

  人力资本配置效率还待提升。中国受地区发展水平、地域文化以及户籍管理制度等历史性因素影响,地区间人力资本市场流动性相对不足,市场机制难以全面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部分地区人力资本供求关系失衡,制约了地区经济发展创新的活力。

  中端技能型创新人才重视不够。当前,各地人才引进政策重心倾向于引进高端人才。但研究发现,职业技能型人才对创新产出的贡献是高等教育型人才的1.5倍。职业技能型人才对创新产出贡献更多,却在政策制定上受到的保障有限,这进一步加剧了人力资本资源与创新的错配。特别是,人才双向流动渠道不畅,企业难以雇佣中端人才,徒增用人成本,增大了企业创新风险。此外,人力资本流动性长期受限,还会造成人力资本市场失灵。

  深化认知,内生动力与活力

  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成为举国上下的共识。“万众创新”的目标,也意味着中国在推动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上要有根本性的改变。

  以市场驱动和资本驱动,促动创新发展模式的转变。一是让市场驱动创新。逐步脱离政府立项、政府拨款、政府组织科研的政府主导创新模式,改革科研创新体制,让市场成为主导,激活创新主体自主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政府的工作重心应转向宏观指导,制定科研发展规划、市场竞争规则,保障创新主体的合法权益,为主体营造开展科研的工作环境。二是让市场资本为创新资金提供支持,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解决创新项目的资金需求。完善风险投资基金的法律环境,鼓励非政府创办的风险投资公司、风险投资基金和投资银行,打造灵活多样的资金进入和退出机制,为创新企业打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同时,建议特别为中小企业提供启动资金和创业保障,鼓励民间投资,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鼓励“小细胞”创新,促动传统创新观念的转变。一是加深对创新概念的认识。要改变浮躁的、功利性的数量激励机制,将能对科学进步和社会产生实际贡献的重大科技成果纳入考察范围,培养高校学生及科研人员冷静客观的研究精神和态度。加强政府监管,杜绝企业通过专利申请的套利行为。二是扭转创新是大企业任务的观念。保证竞争的公平性,鼓励中小企业主动参与国企、大型企业等主导的行业竞争,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对市场敏锐嗅觉的作用。三是推动全民参与创新。创新天然具有偶然性,需要大量的参与者,仅政府和机构作为主体推动创新是不够的。政府可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个人提供激励和补贴,鼓励“小细胞”创新,激发个体的创新活力。四是营造创新的文化环境。加深民众对创新内在价值的认识,鼓励质疑、批判和求异的精神。同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改善属地化保障管理机制,促动人力资本配置的转变。一是根据城市的不同定位,因地制宜推出合适的人才引进政策。适度放宽人才流动限制,增强人力资本市场的活力,促使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二是扩大人才保障政策的覆盖范围。既要重视高等教育人才保障,也要重视职业技能型人才的保障。建议适度向职业技能型人才提供生活和物质上的支持,有效激发其创新活力。三是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利用人力资本异质性的特点,透过人力资本市场实现各类人才的人企对接,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在横向创新和纵向创新中的作用。四是推动户籍制度改革与完善。逐步改善属地化保障管理机制,推动医保社保等保障并轨,减少人口流动成本。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