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不朽的精神撑起脱贫的脊梁 |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623次 更新时间:2017-06-20 18:54:56 |
在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调研时,记者采访结识了一些贫困人家,虽然生活困难、日子清苦,但自尊自重的品格、自强不息的精神,让记者深受感动,更让基层扶贫干部感到振奋。 通榆县边昭村位于科尔沁沙地,“风碱地,涝洼塘,光出沙子不出粮”的谚语,形象说明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穷村。在村口,记者见到58岁的孙敏丽,穿着一身打了好几个补丁的旧衣服。她家日子本来不错,几年前被县里评为“幸福美好家庭”,没想到4年前儿子在外打工溺水死亡,不久后儿媳妇丢下两个年幼的孩子离家出走、杳无音信。 一场剧变,让一家人的日子突然从天上掉到了地上。虽然当地政府将两个孩子纳入低保,又将一家人作为重度贫困户帮扶,但两位老人依然困难重重。孙敏丽告诉记者,有一回,年幼的孙子发现自己在默默泪流,就认真地说:奶奶,你别哭,等我长大了,我来养您。听了这话,孙敏丽的泪更停不下来。她紧紧地抱着孩子,好久好久,然后赶紧擦干眼泪、下地侍弄庄稼…… 记者感受到,这是一位勤劳、乐观、自强的老人,土院收拾得干净整洁,还用榆树枝给孙子搭了一个简易的秋千架。除了自家的沙地,她又从其他村民家租来10多亩地来种,打下的玉米用来喂猪。每天都是起早贪黑,在地里忙碌,照顾两个孙子,喂养6只小猪,她没有时间唉声叹气。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结对帮扶她的扶贫干部每次来看望她和孩子时,都会接济个三五百元,孙敏丽总会使劲拒绝。虽然日子艰难,但孙敏丽这样估计:年底猪儿出栏能卖两万元,加上其他杂粮收入,日子应该过得下去。 “国家政策这么好,自己应该更加努力。将来两个孙子上学,不管小学、中学、大学,上到哪儿,我供到哪儿!”说起孩子未来上学的事儿,孙敏丽显得十分豪气。这种乐观、自信,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每一个记者。 镇赉县东升村也是一个重度贫困村,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这个村里有一家人格外不容易:一家4口,几年前妻子患脑炎,后遗症导致她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女儿先天残疾,日常生活都要人照顾;儿子车祸中受到重伤,生活不能自理,抢救还落下几万元的外债;而唯一能下地劳动的是年已57岁的倪宝昌,但他也有慢性病,长年药不能断。 倪宝昌生性好强,一个人种着自家贫瘠的沙地,也一个人坚持养猪,尽力多挣一点钱,从不愿去找政府。面对走进家门的扶贫工作人员,倪宝昌只提了这样的要求:希望帮着修一个大点儿的猪圈,我想养4头母猪。 虽然家徒四壁,但倪宝昌带着记者来到新建好的红砖圈舍旁,开心地算起账来:自己种出来的玉米作饲料,节省了成本;母猪一年能产仔10多只,每只可以有500元收入,一年收入能有二三万元。(下转2版) 他这样说:自家有困难,自己就辛苦点儿、多干点儿;如果什么都靠政府,政府也吃不消…… 像这样的一个个普通贫困家庭,在物质上是那么的贫穷,但在精神上,他们又是那么富有。 毋庸讳言,调研中,我们也曾听到或看到这样的现象:少数村民争贫、比穷,想挤进贫困户名单享受帮扶政策;一些人虽已脱贫,但依然不想摘掉贫困户的帽子;还有极少数的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依然较重,主动脱贫的积极性不高,增加了脱贫工作的艰巨性。但只要我们深入下去,就一定会在贫困地区广大群众的身上看到,那种永远闪耀、永不磨灭的精神之光:自尊、自强,乐观、向上…… 扶贫先扶志,有志好脱贫。在自强、乐观、勤劳等不朽的精神之光照耀下,贫瘠之地一定能够开出绚丽的小康幸福花。(邹声文 褚晓亮 李双溪) |
【首页】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