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浏览文章
懂你努力,盼你闪亮——澳门人眼中的香港20年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632次 更新时间:2017-06-25 18:44:19

    香港和澳门是祖国大家庭中一对历经风雨却更显风致的姐妹花。1997、1999年,香港与澳门相继回到祖国怀抱。从顺利回归,到继续保持繁荣稳定,再到为国家发展承担新角色、新功能……港、澳两地一路走来,携手同行,她们更加懂得彼此的付出与努力、喜悦与收获。

  在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3位普通澳门人讲述了他们眼中的香港20年。截然不同的三个故事中,却有着极其相似的关键词——学习经验、祝福成果、共襄国家发展。

  “一只小小的平安钟,折射出香港社会服务事业细致、高效与暖心。”

  1998年,香港回归整整一年,“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氛围,让刚刚入职社会服务工作的年轻姑娘吴小丽感到兴奋与自豪。而一水之隔、开始进入回归倒计时的澳门,由于澳葡政府的懒政,小城陷入治安混乱、人心惶惶的局面。不过,为了家庭团聚,时年26岁的吴小丽仍决定辞去香港的工作,随夫移居澳门。

  “澳门应该借鉴香港社会服务管理的经验,让居民获得幸福感。”那一年,尽管还在为找到一份维持温饱的工作发愁,但吴小丽已经对在澳门继续从事社会服务工作有了最初的想法。

  如今,担任澳门最大民间社团组织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理事长的吴小丽,说起港澳两地在回归后社会事业的发展与互动,感慨万千。

  “香港的社会服务工作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传统。香港回归以后,在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下,香港的社会服务工作向着更加精细化、专业化、人性化的方向健康发展,为澳门社会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启示。”她说。

  吴小丽表示,1999年澳门回归后,本地社团从“联合起来向澳葡政府讨权益”,转换到为居民提供实实在在的生活服务,而学习的样本就来自香港。时至今日,仍有为数相当多的香港的社会服务人士,在澳门的各个社会服务领域担任顾问或志工。

  2009年3月,由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借鉴香港“平安钟”呼援及关怀服务系统的澳门“平安通”系统正式投入服务。使用者在遇上紧急状况时,只需按动主机上的按钮,便可以立即获得救助。“一只小小的平安钟,折射出香港社会服务事业细致、高效与暖心。”吴小丽说。而借鉴了香港经验的澳门“平安通”的推出,亦受到了澳门居民特别是独居老人和残疾人士的欢迎。

  除了“平安钟”等与智慧城市相结合的生活便利外,吴小丽认为,香港回归后,社会服务工作领域获得了更多可喜的成绩。如香港建立了非常科学的长者生活关注指数体系,关注长者在不同领域的福祉;而青年发展指数则通过大数据精准地测算出青年成长在哪些方面需要政府和社会给予更大帮助。

  吴小丽认为,当前社会的发展令香港、澳门以及珠三角乃至更广泛的内地城市,进入了相似的发展阶段,因而也共同面临相似的社会问题。这需要社会服务机构携手相助、共同面对。

  “去年9月,我们和香港的同行一起到广西南宁参加了中国—东盟社会工作论坛,大家一起探讨了社会工作介入扶贫济困的经验。我们非常乐见香港的社会工作组织已经在大湾区的一些城市开展试点服务,这也给了澳门社会服务工作很大启示。”她说。

  “有人说香港是‘文化沙漠’,那是因为没有真正走进香港去看这座城市的文化发展。”

  20多年前,一位叫穆欣欣的澳门女孩,时常乘船跨海到邻近的香港去欣赏话剧和文艺演出。而今,已成为知名戏剧作家的她,一手写剧本,致力于传统戏剧的“现代表达”;一手推文创,担任澳门文化产业基金行政委员会委员。

  “很长时间,我吸收艺术的养分源自香港。一直以来我对有人说香港是‘文化沙漠’不敢苟同。那是因为很多人没有真正走进香港去看这座城市的文化发展。”穆欣欣说。

  穆欣欣与香港戏剧艺术的首次接触发生在北京。1996年,第一届华文戏剧节上,香港话剧团演出了普通话版的翻译剧《次神的儿女》,艺术性和专业性得到一致好评。“从那时起我就知道,香港话剧团也能以普通话话剧在内地城市巡回演出。”她说。

  “回归后,香港话剧团和内地的文化交流从来没有缺席。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之际,香港话剧团推出了以1936年香港足球冲线德国柏林奥运会为历史背景的音乐剧《顶头锤》,贯穿着爱国、抗战、爱情、亲情、贫富互助等正能量,充满家国情怀。”她说。

  穆欣欣认为,香港回归后,港人的文化认同感不断增加,进而带来了文化自觉、增强了文化自信。

  “香港在2014年公布了首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这是从2009年开始进行扫街普查的结果。我们惊喜地看到,在高速发展、快节奏的香港,特区政府仍能组织人力,潜心下来去做文化的保育工作,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关怀文化的温度。”她说。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港澳地区的优秀作家进入中国作家协会的大家庭,共促华语写作的繁荣。“去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澳门作家和香港作家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就是,如何能够和内地文学界保持更紧密的联络和交流,增加港澳作家和内地作家之间的对话,在交流碰撞中产生更多创作的火花。”穆欣欣说。

  “我有个愿望,由香港、澳门配合广州一起承担2018年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1989年,大学毕业的何海明留在了深圳,开始从事一项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较为陌生的职业——会展业。“开始的时候,就是向邻近的香港学习经验。我当时想,什么时候内地也能有那种专业性、国际性和市场化的专业展会呢?”

  2001年,已在深圳“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摸爬滚打渐渐摸索出经验的何海明移居澳门,继续从事与会议展览产业相关的职业。正是在这一时期,澳门提出实现经济多元发展的愿景。而受到香港成功经验辐射的澳门,将会展业作为一个实现“多元”的重要选项。

  “香港在1997年受到亚洲金融风暴影响,股票、房地产大幅下滑,但以会展业为代表的服务业却一直坚挺。这是因为,香港回归后与内地的经济合作给会展业带来活力。”如今已是澳门会议展览业协会理事长的何海明说。

  据澳门会议展览业协会与香港展览会议业协会共同的观察与测算,1997年之前,香港展览业中的内地观众只有大约5%。回归后,这一数字逐年增加,到现在稳定在30%左右。

  官方数据显示,香港现时可提供的总展览面积已超过15万平方米。香港贸发局每年在香港主办30多场国际贸易展览会,其中组成11个亚洲最大的采购平台,而电子、珠宝、礼品、钟表以及灯饰的商贸平台更是全球最大。

  即使香港目前的会展业仍领先于亚太地区的很多城市,但何海明认为,仍需未雨绸缪看到危机。

  “首先是展览场地的瓶颈。新加坡的会展场地有30多万平方米,深圳正在建的会展场超过50万平方米。香港会展业面临周边区域的竞争是显而易见的。”何海明说。

  此外,他认为,近年一些专业展会向内地转移。由于没能及时整合周边资源,错位发展,导致香港会展业的比较优势有弱化迹象。

  “不仅是会展业,还有其他产业比如物流、贸易、金融等等,大湾区内主要城市需要形成一个错位和互补的思路,共建集群效应、避免同类竞争。”何海明说。

  目前,何海明有一个认为值得“冲一把”的梦想:“希望由香港、澳门配合广州一起承担2018年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三地会展业的优势将在那个舞台上尽数发挥。”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