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浏览文章
辛识平:勿忘申遗的“初心”与“远方”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673次 更新时间:2017-07-10 23:11:31

     【学习进行时】日前,中国的可可西里和鼓浪屿双双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52处,名列世界第二。今年正值我国首批世界遗产诞生30周年。30年间,中国申遗经历了怎样的成长?世界遗产保护带来哪些文化思考?新华社《学习进行时》专栏推出“辛识平”融媒体评论,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与您一起鉴往知来,探寻申遗的“初心”与“远方”。

  “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复兴,都是从总结自己的遗产开始的。”著名建筑学家、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曾经这样感慨。

  1987年,长城、故宫、泰山等首次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其中长城以全票通过,并获得评选委员会的高度赞誉: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今天,随着可可西里和鼓浪屿申遗成功,中国的申遗之旅迎来了一个新的起点。

  三十而立,渐入佳境。30年间,伴随着不断升温的“申遗热”,国人感受到了申遗成功的喜悦,也越来越在荣誉中看到了责任,在欣赏中懂得了珍惜。如今,每年的申遗新闻都会引发社会的思考和热议,在“喜大普奔”之外,更提醒着人们多一些清醒和平和的心态,不忘申遗“初心”,走向“世遗”保护的“远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保护世界遗产,既是为了延续民族的精神血脉,也是作为负责任大国对人类文明的担当。

  不忘申遗“初心”,就是不忘保护的初衷,就是对文化遗产的敬畏之心。一部申遗史,也是对世界遗产价值认识不断深化、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的过程。1985年我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申遗推动了《文物保护法》的修订,催生了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准则”。从“文化遗产日”到“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无保护不申遗”的社会共识逐渐深入人心。此次可可西里申遗,就提出“像爱护我们的眼睛、呵护我们的皮肤一样保护好可可西里的生态环境”;不久前,鼓浪屿景区日最大承载量下调为5万人次,一个重要考虑就是加大保护力度。

  保护是为了永续传承,让世界遗产不断焕发文明的生机活力。以此鉴照,“申遗热”中也有问题,有隐患。丽江古城多次发生火灾事故,清东陵和明十三陵文物连续被盗,有的地方一旦申遗成功就让门票价格“一飞冲天”,凡此种种,折射出“重申报、轻管理”现象,反映了一些人的急功近利心态。相比损害文化遗产的“明火”,这股子“虚火”危害也不小,值得引起高度重视和警惕。

  珍视世界遗产,是一种普遍的文化自觉。透过“申遗热”,同样可以感受各国对文化遗产的重视,对于遗产内在价值的开掘与创新。2010年,法国大餐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将一国餐饮列入名录。时任法国总理菲永在欢欣鼓舞之余,也不忘呼吁世界关注饮食中蕴藏的“深厚的法国文化”以及“独特的生活艺术”。

  有人曾自豪地说:中国没有一寸土地是“一张白纸”,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经历近4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国人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魅力深刻影响国际影响力,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世界遗产保护的“远方”,就在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的文明魅力之中。唯有“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世界遗产架起了连接古今中外、激荡山水人文的美丽桥梁。徜徉于莫高窟与龙门石窟,一个时代的民生风貌、审美意趣扑面而来;行走在苏州园林,感受到的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大巧若拙的文化气质……在加强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和诠释世界遗产的历史、艺术和社会价值,不仅能够唤起13亿人的文化记忆,增强民族认同感、凝聚力,也为世界感知中国、理解中国打开了文化之门。正如习近平主席为在法国举办的“汉风-中国汉代文物展”题写序言中指出的,从这份中国文化珍贵遗产中,法国和欧洲观众能够更为形象地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传承。

  著名汉学家史景迁曾说,一个国家之所以伟大,条件之一就是既能够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又能够持续保有这种吸引力。在可可西里远望藏羚羊迁徙,鼓浪屿上倾听琴声悠悠,西湖之畔静赏接天莲叶,漫步西递宏村感受“画中乡村”……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录,向世人呈现了一个古朴优雅的中国,一个充满生机的中国。将来,这个名录还会不断丰富,中华文明也必将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交流互鉴中,为人类提供宝贵的精神滋养,带给世界更多精彩与感动。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