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浏览文章
高温下,有这样一群“幕后英雄”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605次 更新时间:2017-07-12 19:16:03

    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来了!12日“高烧入伏”,南北方开始进入“烧烤模式”。在这样炎热的天气里,依旧有一些辛勤工作的人们,保障了高温下各项设施正常运转和你我顺利出行。让我们撷取一些这样的劳动片段,定格他们挥汗如雨的瞬间,记住这些高温背后的“幕后英雄”。

  7月12日,上海铁路局合肥电务段撮镇信号工区职工付文峰在铁路线上检修设备。当日,全国多地高温持续,各行业的工作者冒着高温酷暑坚守工作岗位。 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7月12日,在上海南站,一名铁路工人在烈日下为列车加注清水。当日是“入伏”第一天,全国多地遭遇高温天气。 新华社发(杜潇逸 摄)

  7月12日,在广东省龙门县麻榨镇中心村,一名施工者在村里新修建的便民服务厅工地上施工。 当日是“入伏”第一天,全国多地遭遇高温天气。新华社发(李雄鹰 摄)

  12日上午,广州市发布黄色高温预警信号。中午,一阵阵热浪来袭,广州市沿江东路的海港城购物广场外零零散散地走过一些行人,广场靠近马路的绿化带边上,堆满了早上被行人骑过来的共享单车。

  今年27岁的广州小伙陈成是这片区域摩拜单车的“守护人”——既是管理人员,也是搬运人员。“我的工作就是根据调度信息,将堆积在一起的共享单车搬上小汽车,然后再送往更需要的区域。”从早上7时开始工作到中午,陈成已搬了50多辆共享单车,一件上衣干了又湿。

  7月12日,河北省衡水市公安交警支队二大队一名女交警在执勤间隙喝水。当日,全国多地高温持续,各行业的工作者冒着高温酷暑坚守工作岗位。 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7月12日,河北省衡水市公安交警支队二大队交警在执勤。当日,全国多地高温持续,各行业的工作者冒着高温酷暑坚守工作岗位。 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7月8日,塔里木第四勘探公司70586钻井队的钻井工魏久宝(左)、王振在塔中16-31H油井的钻井平台作业。连日来,高温热浪袭击塔里木盆地,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塔中油气田最高气温达到43摄氏度。工作在这里的塔里木油田公司的员工冒着高温酷暑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确保高温天气下的安全生产,加快油气上产步伐。新华社记者申宏摄

  平均一天要搬上百辆单车,整个广州就有1000多名像陈成这样的共享单车“守护人”,在烈日下为市民的出行提供便利。

  陈成健硕的双臂提起单车时,单车的警报系统开始响了起来。他腼腆地笑了起来,在强烈阳光的照射下眯着眼睛告诉记者,很多次热心市民都对着他喊:“有人偷单车啦!”每次他都耐心地告诉市民,自己是工作人员,是来调度单车的,“可见市民们还是很爱护共享单车这个新生事物的。”陈成一边取出包里随身带的毛巾,一边跟记者说。

  12日下午14时左右,阳光更加刺眼了。在陈成搬运单车期间,一名外卖小哥告诉陈成,在一辆单车上捡到一个包。陈成二话不说,拿起手机扫了一下二维码,把查到的信息发给后方的同事,“因为都是实名制注册使用,后方的工作人员很快便能查到上一个使用人是谁,他们会直接电话通知失主的。”说完,陈成将被遗失的包放进了调度车上,在找到失主后,他会第一时间将东西送给失主。

  随着“三伏天”到来,今年以来最强热浪开始席卷江西。从12日起,江西大部地区将连续7天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肩负防汛抗洪任务的人们变得更加辛苦。

  “看!那个戴着草帽在堤上除草的就是我们的老主任。”江西省共青城市泽泉乡涂山村的朱水桂,隔着老远就望见了正在巡堤的村委会主任李东方。

  见到记者,李东方缓缓地直起身子,把手上、裤腿上的泥巴和杂草拍了拍,走了过来。他黝黑的脸颊上滚着豆大汗珠,在烈日照射下闪着光。

  “和防汛打了20多年交道,这‘水深火热’早就习惯啦!”说起防汛抗洪的注意要领,59岁的李东方还唱起了小曲:“正竹竿、拉电线,夜间照明要确保;排涝装置要跟上,维护检修全天候;清理杂草不能忘,防漏防滑全靠它……”

  其实,乐观开朗的李东方正在经历病痛的折磨,去年被查出患直肠癌,到目前他已做了8次化疗。朱水桂说,村里人都劝老主任不要这么拼了,可他非要顶着大太阳出来巡堤,拦都拦不住。

  12日,正值暑运高峰。烈日炙烤下,火车站的钢轨常常被晒得像是冒出了油,刚刚抵达上海南站的一辆列车在停靠点掀起一股热浪。

  在站内,一支为列车供水的“上水队”正在忙碌。两名身穿黄色上衣的上水工正行走在轨道线路间,拖着十几斤重的橡胶水管为列车加水。列车运行和车上旅客盥洗都要用到大量清水,为列车加水的工作看似简单,但由于水箱分布在每一节车厢,列车的“修长身躯”和夏日的高温把这份工作变成与烈日的一场持久战。

  12日,上海发布了今年夏天首个“高温橙色预警”。从车头到车尾走一个来回20多分钟,单走路就不下一公里,上水工不一会儿就大汗淋漓。

  在上海南站,上水工班组里有27个人,6个人为一班,每个班上12小时,全天合计要为约80趟列车加水,平均每人每个班步行大约十二三公里。

  55岁的王建民是上水工里的一员,年龄比班组里大多数人都要大,也是一名老党员。“上水工虽然看不到旅客,但我们也是服务员,每天那么多车、那么多旅客平安出发,里面也有我们的功劳。”王建民说。(记者胡林果、贾远琨、高一伟、关桂峰)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