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重灾区抗洪看我国救灾“软硬实力”之变 |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673次 更新时间:2017-08-02 17:34:22 |
7月3日,救援的铲车将桂林旅游学院受困学生转移到安全地带。新华社发(李绚丽摄)(资料照片) “乡政府30多个干部全部下村,每天早上七八点出发,半夜才回来,有的甚至住在群众家里”; 洪水袭来,全州县立即启动应急救助一级响应,马上调运筹集帐篷、粮食等救灾物资,迅速设置灾民安置过渡点; 3天未过,全县70%农村公路即抢通;13天内,县城通乡镇的道路全部修通;15天内,全县90%农村公路基本通行; 而同样遭灾的1996年,农村水毁公路花费了半年时间才全部修通; 记者在灾区一线观察到,6月下旬以来,在暴雨、山体滑坡、泥石流袭击之下,尽管受灾面大点多、程度深,但广西洪涝重灾区救援有力、恢复迅速、秩序井然、人心稳定。 基层干部、专家学者认为,广西等洪涝重灾区抗洪救灾“硬实力”“软实力”的显著增强,反映了我国国力的迅速提升,也是近年来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日益提高的体现。 一座座坚不可摧的“红色堤坝” 折射广大党员干部人民至上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 在抢险救灾的前沿阵地上,每个党员都是一面高扬的旗帜。“乡政府30多个干部全部下村,每天早上七八点出发,半夜才回来,有的甚至住在群众家里。” 记者在洪涝重灾县龙胜各族自治县采访时,无论县乡干部,还是最基层的村干部,谈起抗洪救灾中最重要的事,都不约而同地表示,关键要和群众“在一起”。“在一起”成为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抗洪救灾过程中出现频次最高的“热词”。 他们说,“在一起”可以直接、准确地了解群众的困难与需求,然后采取更快、更有效的应对措施,有的困难即使暂时不能马上解决,只要与群众在一起,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安慰,一种心灵依靠。 苗族女村支书蒙金凤的话一次次被自己的泪水和哽咽打断。“我早上刚从这里回去,因为放心不下,下午又回来了。”蒙金凤用纸巾擦着泪水,“这么大的灾害,我们要‘在一起’。” 蒙金凤是伟江乡新寨村党支部书记。平腊村民小组36户村民所居住的山坡是地质灾害隐患点。记者在房屋上方的半山腰上看到众多长短、宽窄不一的裂缝,一条最大的裂缝被村民们称为“可以塞下一头牛”。 山体随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塌,掩埋村寨。村民们担惊受怕,县乡村干部心急如焚。早在暴雨来袭前,县乡村干部就密切关注这里,并采取了预警措施。暴雨来袭后,在县乡村干部动员和帮助下,36户村民被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在村民转移到临时安置点后,蒙金凤没有回家,而是选择与受灾群众挤在帐篷里,同吃同住了三天三夜。“面对这么大的暴雨、这么大的险情,大家心里都没底。我们要在一起,互相安慰、互相鼓励。”蒙金凤说。 在同记者交谈时,蒙金凤不停地落泪。她说,看到群众受灾心里难受,同时还为县乡领导干部的关心和帮助而感动。“县乡干部每天都来查看灾情,安慰和帮助大家。党委、政府还安排专人监测地质变化,并帮助我们另外选址建村。” 在临时安置点,记者看到,有村民正在帐篷周围喷洒消毒和防蛇的药物。尽管条件艰苦,但村民们心态平和。灾情发生后,“90后”村民杨思杰回到村里与乡亲们共渡难关。“这次大雨导致山体裂缝每天都在变大、变宽,整个山体正朝着房屋方向下沉。不能存侥幸心理,必须转移出来。”杨思杰告诉记者,所有村民都住进了政府提供的帐篷。 伟江乡党委书记龙宪智告诉记者,他们每天都安排一组干部到这里。“现在住的帐篷太热,政府要马上搭建条件好些的临时板房,新村建设也正在抓紧进行前期工作。” 如果不是身临其境,许多老百姓以为灾难在遥不可及的地方。但有一群人,却始终绷紧心中的一根弦,时时牵挂人民安危,事事关注人民的切身利益,即使灾难来袭,他们仍以坚定的信念、无畏的气概冲锋在前,成为抢险救灾的“先锋队”、灾区人民的“主心骨”,他们是始终和群众“在一起”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在抢险救灾的前沿阵地上,每个党员都是一面高扬的旗帜。共产党员李启福是桂林市临桂区南边山镇钱村村委会主任,7月2日2点40分,他被镇政府的电话吵醒——河水水位暴涨,赶紧通知群众转移! 李启福一骨碌翻身起床,眼前的情景吓了他一跳——湍急的洪水已经把村子包围,水灌进了屋子。李启福立即召集村干部,蹚水挨家挨户叫醒村民。通知完一轮,水位还在不断上涨。李启福想到了村里的老人:钱村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很多老人独自住在泥砖砌的老房里,行动不便,泥砖一旦被水长期浸泡,就会散作泥巴,房子就会倒塌。 来不及多想,李启福马上和其他村干部奔向老人们的家里,冒着被洪水冲走的危险挨家挨户敲门,把老人、小孩背到安全的地方。村干部们冒雨蹚着洪水在村里跑了一夜,住在泥砖房里的20多个老人、小孩被安全转移,泥砖房倒了8座,但没有伤一个人。在救人的过程中,李启福不幸滑倒,后脑勺着地,被磕晕在淤泥里。 群众在受苦,责任在召唤。许多党员干部顾不得自己的“小家”,心思精力都用在“大家”上。“除了每天留1个人在乡政府处理日常事务,其余30多个干部全部下村,每天早上七八点出发,半夜才回来,有的甚至住在群众家里。”龙宪智说。 灾难最能考验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意志,对灾难的应对也最能考验一个政党的执政能力。 “这场抗洪救灾,我们能够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主要靠的就是广大干部冲在第一线,与受灾群众一起奋战、共渡难关。这股精气神形成一道道坚不可摧的‘红色堤坝’。”龙胜县委书记周卉说。 半个月以来,作为分管抗洪抢险工作的副县长梁德锋同当地众多干部一样,每天天亮出门,大半夜才回家。7月3日,梁德锋率救灾工作队艰难“挺进”瓢里镇孟化村。凶猛的洪水已将这里的一座水坝左段冲毁,洪水沿缺口不断冲刷河边瓢平公路路基,道路崩陷数十米,路边多座房屋随时可能被洪水冲走,5万多侗族群众将因道路中断而受困。 炸坝!梁德锋一行研究后果断向指挥部申请立即组织炸坝泄洪。4日,水坝右侧被炸开缺口,随后两辆快报废的卡车被推入洪水围堰导洪,洪水被成功引向右岸。炸坝泄洪方案成功实施后,工作队立即在河道左岸进行填河修路,目前临时道路已被打通。 “十八大以来,受益于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龙胜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理想信念显著提升,并在此次抗洪救灾‘大考’中交出一份合格答卷。”周卉说。 抗洪救灾“硬实力”显著增强 反映了我国国力的迅速提升 在灾情发生3天内就抢通了全县70%农村公路,13天内县城通往乡镇的道路全部抢通,15天内全县90%农村公路基本通行……而同样遭灾的1996年,农村水毁公路花费了半年时间才全部修通。 快速抢险救灾,快速展开灾后重建…… 一些基层干部认为,这些抗洪救灾能力的进步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力空前提升的体现。 机械设备从无到有,从有到多,彰显抢险救灾硬件基础不断增强。龙胜县交通局局长李强说,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县范围内企业和私人拥有的挖掘机、铲车、压路机等设备约为150台、大型排土车约200台。这些机械设备广泛分布在各个乡镇、村屯,任何一个点受灾都能迅速调集开展救援。而在20多年前,全县范围内没有一台公路施工机械设备,迅速开展公路抢险救灾的能力极为薄弱。 在321国道的龙胜县瓢里镇思陇村路段,一处巨大塌方使车辆通行缓慢,公路部门组织的人员车辆立刻到现场奋力抢修。“我们把机械设备停在现场,遇到塌方就随时投入抢修,自治区交通厅应急救援车也派到了这里,从而保证国道畅通,这在以前是做不到的。”龙胜县公路局副局长龙青松说。 得益于硬件条件不断强化,龙胜县在灾情发生3天内就抢通了全县70%农村公路,13天内县城通往乡镇的道路全部抢通,15天内全县90%农村公路基本通行,有效保障了农村物资运输和群众出行。 李强告诉记者,1996年7月,洪涝灾害让龙胜全县农村公路大部分中断,但当时缺乏必要的条件,公路抢修基本以人工为主,当年的农村水毁公路花费了半年时间才全部抢修通行。 在三江县古宜镇渔民村附近,一处巨大塌方使得该处321国道中断。记者在现场看到,两台铲车正在现场清理淤泥,机器轰鸣。 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的优势在这次洪灾中得到体现,工程机械不仅用于抢修道路,还用于人员转移运送。在桂林旅游学院,5000多名学生被困宿舍楼,学校向相关部门和社会发出紧急求助信息。在附近修路的中建八局施工队立即召集党员等骨干组成突击队,从工地抽调铲车火速支援学校。这支由铲车组成的救援队伍共转运出上千名学生。 全州县县长廖照德介绍,正是有这些硬件作为支撑,当地得以紧急调集中国太平洋建设集团全州项目部等工地的各类工程机械1000多台次,昼夜抢修水毁道路,成功抢通连接才湾、文桥等多个重灾乡镇的救援通道。 克服和战胜特大自然灾害,需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面对这次洪灾,全州县立即启动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一级响应,组织民政、供销、粮食、卫计等部门,调运筹集帐篷、衣物、粮食、饮用水、药品等救灾物资。设置灾民安置过渡点39个,县本级财政紧急下拨救灾资金累计达4000多万元,发放救灾物资2300多万元。 梁德锋等干部表示,正是有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才为抗洪救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这也是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生活的基础所在、信心所在、力量所在。 抗洪救灾“软实力”突出改善 凸显我国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巨大进步 不断完善预警机制,将抗洪救灾工作做到灾情发生前;启动应急预案快速反应,科学指挥抢险救灾;及时发布信息,做好舆情引导…… 按照应急预案科学指挥快速反应; 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引导舆论; 山体滑坡前,4户16名村民已全部提前安全转移; 一些人士认为,抗洪救灾“软实力”的提升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重视和加强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成果。 不断完善预警机制,将抗洪救灾工作做到灾情发生前。记者一线采访了解到,预警机制在抗洪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龙胜县在对田寨电站拦水坝实施爆破之前就重点安排专人沿途通知下游群众避险,防止炸坝造成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在融水苗族自治县拱洞乡龙培村,一起山体滑坡造成村民房屋损毁严重,幸运的是,在村党员干部的动员和帮助下,4户16人全部提前安全转移。 “我们不仅需要灾情发生后跋山涉水赶赴灾区,我们更需要的是党员干部在灾情发生前就到位的精气神。”周卉告诉记者,当地干部在7月1日灾情发生前就在村屯蹲守,及时掌握村民受灾情况,避免了道路中断后难以到达灾区的情况。 在三江县最南端的丹洲镇,7月1日中午麻石电站紧急通知,次日凌晨电站预计泄洪流量15000m3/s,丹洲镇党委、政府立即组织人员到板江社区地势最低的板江市场进行动员撤离,部分商户半信半疑,犹豫不决,不愿撤离。丹洲镇老党员陈本生吹起预警口哨,沿着市场一边走一边大声呼喊,“这次洪峰和1996年洪水差不多,大家赶快搬走东西!”听到这样的预警,板江市场110户商户马上行动,搬运商品,在下午4时全部安全撤离。 7月1日晚上11时,在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中长街、长西街、月亮街等存在安全隐患的地带,数百名党员干部挨家挨户劝离群众撤到安全地带。凌晨2时,当最后一名群众撤离后,党员干部仍坚守在隐患区,担心有群众不听劝阻重新返回家中。 “很多群众不理解,不愿搬。但我们宁愿被老百姓埋怨,也不想看见他们哭。”三江县国土资源局局长邱阳军说,侗乡群众的房屋大多依山而建,一旦下暴雨,就有可能出现塌方、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他们只能做好最坏的打算,及时的转移,确保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启动应急预案快速反应,科学指挥抢险救灾。汛情发生后,龙胜县立即启动防汛应急响应,全县所有单位干部职工取消休息、外出学习,迅速投入抗洪第一线。 全州县立即启动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一级响应,调运筹集帐篷、粮食、饮用水、药品等救灾物资,设置灾民安置过渡点39个,发放救灾物资2300多万元。 连续的强降雨使得一些山区村屯成为“孤岛”,三江县林溪镇高友村就是这样一个被地质灾害阻隔的侗族村寨。7月1日一早,高友村通村公路发生严重塌方,村党支部书记杨昌波闻讯后,立即召集村里的党员和群众赶赴塌方路段。倾盆大雨中,数十名党员和群众奋力协作、沉着应对,很快就把塌方路段处理干净。杨昌波说,常年生活在吊脚木楼里的村民,养成了互帮互助的和谐邻里关系,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及时发布信息,做好舆情引导。灾区各县在大灾面前及时发布信息,主动做好舆情引导,各类报道做到面向一线、面向典型,弘扬正能量,消除了负面炒作的空间,坚定了全社会齐心救灾的信心。 自7月1日融水县启动洪水黄色预警以来,融水县人民政府网站每小时都在更新发布水情信息,直到洪峰过境。融水县委宣传部新闻股股长覃天阳说,他们不仅要及时更新水情报告,还要做好网络舆情监测,全力避免负面舆情引起的社会恐慌,同时也在搜索可能出现的群众求助信息等。 在全州、龙胜县等地,相关部门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微信等现代手段与高音喇叭、敲锣等传统方式相结合,紧急发布防汛预警公告,动员居住在沿江及危险低洼地带人员紧急疏散和转移,避免了更多人员伤亡。 创新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抗洪救灾,效果显著。此次抗洪救灾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创新组织动员社会救援力量,效果显著。针对农村公路水毁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龙胜县交通局迅速组织全局干部,分成4个抢险救灾工作小组,深入农村公路一线开展抢修工作。各工作组迅速联系各条公路沿线企业、私人的大型机械(铲车、挖掘机)、车辆、材料,动员一切社会力量参与到公路抢险救灾工作当中,最大程度减少损失,最快速度抢通道路。 在融水苗族自治县,10多位村民从白云乡林城村城卡屯赶到融水县城灾区通宵达旦参加清淤工作。“多年来,党和政府帮我们村修通了水泥公路。孩子们读书不用钱了,村民又有养老和医疗保险,十分感谢党和政府。现在县城有了洪灾,我们理应前来帮忙,为党和政府分忧!”村民杨老保说。(记者 刘伟、卢羡婷、覃星星、唐荣桂) |
【首页】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