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浏览文章
主食该多还是少?不应抛开基数与比例谈总量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689次 更新时间:2017-09-05 20:50:10


       主食该多还是少?不应抛开基数与比例谈总量

  8月29日,著名医学期刊 《柳叶刀》发表有关PURE研究的两篇论文。论文通过针对18个国家35岁—70岁居民大型流行病学队列研究,得出结论:高碳水化合物摄入与总死亡率的风险增加相关,而总脂肪、个别种类的脂肪酸摄入与总死亡率降低有关;总脂肪、脂肪酸类型与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或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无关,而饱和脂肪酸摄入与脑卒中负相关。

  这篇论文,随即被某公号解读为“多吃主食死得早”广泛传播。记者就此采访权威专家。

  论文引用数据早已过时

  论文引用的PURE研究,使用食物频率法,调查了18个国家35岁—70岁的成年人共135335人,随访了近十年。上海市营养学会副理事长、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营养科主任孙建琴直言,论文引用的数据已经过时,其中关于中国居民的饮食结构引用“碳水化合物供能比75%、脂肪供能比12%”,已与我国实际情况明显不符。2012年全国居民营养调查发现,我国居民碳水化合物供能比53%,脂肪供能比32%(部分大城市供能比36%)。

  “高碳水化合物摄入与总死亡率风险增加相关,这一说法本身没错。”孙建琴说,但要论及科学性,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所谓的高碳水化合物(论文引用为75%),属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居民膳食结构水平,当时居民“主食多、油水少”,导致营养不良,确实会增加一定死亡率;但近30年来,我国居民膳食结构早已发生巨大改变,饭越吃越少、脂肪摄入越来越多,已导致肥胖、慢性病、肿瘤等一系列发病率提升。目前,我国居民碳水化合物供能比符合健康要求,反倒是脂肪供能比超出世卫组织提倡的30%上限,由论文狭隘引出“多吃主食死得早”,误导了居民的科学膳食认知。

  我国未达“主食吃多”地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营养系主任蔡美琴明确,网络所谓对于吃主食观点的颠覆,完全是无稽之谈,“抛开基数与比例谈总量一定是错误的”。按照膳食指南推荐,我国居民每日摄入250克至400克谷薯类食物,碳水化合物摄入供能比是55%至65%,与论文中具有危险性的碳水化合物供能比77%还相去甚远,“与欧美国家相比,亚洲国家居民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较高,但远非达到所谓‘主食吃多了’的地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汤庆娅指出:“论文提及,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大的人群死亡率高28%;但研究中并未对死亡率进行分析。我们有理由假设,在部分落后地区,不排除因为饥饿、营养不良造成的死亡。”她同时补充,论文并没有任何数据表示,过度摄入脂肪是健康的。这也并不能成为居民毫无节制吃肉的借口。

  在被误读“主食吃得多与少”之时,论文相关研究报告却被忽视。专家说,论文作者同时提出,健康饮食应包括水果、豆类、种子、蔬菜和全谷物,限制精制淀粉和精制糖。举个例子,在精细加工的饼干与甘薯类食物中,居民应尽量选择后者。进一步减少过于精细化的加工食物,有利合理膳食。

  论文观点并不新颖突出

  在多位专家看来,这篇《柳叶刀》论文的观点,与此前公认的营养学观点并无出入,也没有过多亮点。从“胆固醇被平反”到“多吃主食死得早”,不难发现,关乎健康的信息往往能博人眼球、造成传播,但误读误导带来的认知误区,成为信息泛滥后遗症。

  孙建琴说,近年来,低碳饮食、生酮饮食等颇有一定流传度,甚至有一部分学者也认同“吃很少主食可以更健康”。这种认知从膳食管理角度来说并不科学。以生酮饮食为例,酮是人体在饥饿状态下产生的一种物质,人体长期有酮生成,对神经、器官、心脏都有危害。每种食物都有其摄入的上限与下限,成年人每天必须摄入至少150克碳水化合物,在碳水化合物中,多选择全谷物,少选择精致加工的点心,可有效预防慢性病的发生。

  专家呼吁,营养学属于一门科学,非专业人士解读科学,造成居民认知混淆,对维持居民健康带来不利影响。传递权威科学知识之时,如何避免伪科普、假科普,应该是信息化时代亟待解决的问题。参照中国膳食营养指南、形成良好饮食结构,从长远来看可预防居民慢性病的发生,对当前我国居民健康状况改善有好处。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