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疗护与志愿者行为”论坛在京召开 |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780次 更新时间:2017-09-06 18:26:59 |
“安宁疗护与志愿者行为”主题论坛在北京召开
9月5日下午,由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主办,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安宁疗护中心、深圳市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共同承办的“安宁疗护与志愿者行为”主题论坛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
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缓和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宁晓红,腾讯公益基金会执行秘书长窦瑞刚,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安宁疗护中心主任、肿瘤内科主任、北京抗癌协会癌症及姑息治疗委员会委员王德林,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秘书长袁晨超,北京龙泉寺慈善部主任贤书,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刘志峰,苏州弘化社慈善基金会秘书长蒋炎洲,北京协和医院志愿者指导老师李杰,北京仁爱慈善基金会志愿者徐北等参加此次活动并发表演讲。
本次活动分为主题报告和主题论坛等环节,旨在通过宣传安宁疗护理念,启发公益慈善组织及广大志愿者支持参与安宁疗护的发展。巧合的是,9月5日也是安宁疗护志愿者榜样——特蕾莎修女逝世20周年纪念日。
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缓和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宁晓红发表主题演讲
在主题报告环节,宁晓红从临床医师的角度,阐述对安宁疗护的理解。她认为,缓和医疗要做好,绝不是仅仅靠医生护士就能做好的一件事情。把病人照顾好,其实需要很多力量的参与,比如说慈善机构和志愿者。一百个大夫也比不了一个志愿者,因为他们性质不同,志愿者带来的是全社会的温暖。同时,她还对我国内地、港台及亚太华语地区安宁疗护的现状作了盘点和阐述。有众多慈善力量参与,她表示对安宁疗护的未来充满信心。
腾讯公益基金会执行秘书长窦瑞刚致辞
窦瑞刚围绕“公益慈善组织在安宁疗护中的价值担当”,总结出作为公益机构可以为安宁疗护具体做哪些事情。他呼吁,养老是天生的公益事业,大家应该积极为中国人的善终问题做贡献。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安宁疗护中心主任、肿瘤内科主任、北京抗癌协会癌症及姑息治疗委员会委员王德林致辞 王德林说,中国安宁疗护的患者需求很大,但相关领域医学起步晚、发展慢。目前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内地的安宁疗护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原因包括民众对死亡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与国外差异大,医疗服务的低价格导致以服务而非治疗为主的姑息医学不能产生足够经济收入,从国家层面指导和要求起步晚,社会支持体系不完善等。虽然我国在安宁疗护方面起步慢,但受风俗习惯等影响,还是需要一个慢慢接受的过程。
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秘书长袁晨超致辞 袁晨超向在场观众介绍了北京生前预嘱协会的相关情况。该协会成立于2013年,拥有一支缓和医疗的专业队伍,还于近三年培训了200多名志愿者,主要服务于协和医院和海淀医院等。
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刘志峰致辞 刘志峰说,志愿者本身是安宁疗护行业的组成部分之一。安宁疗护不是单纯医疗,是由医生、护士、志愿者、灵性关怀师等共同完成的。志愿者的参与有诸多益处,比如易于使病人获得心理的慰籍、减轻家属负担、部分减轻医生护士的工作量、提升国家的整体幸福指数、减少医疗支出等等。同时,作为志愿者,要完全尊重病人的临终意愿,不能掺杂个人意愿。
随后,在主题论坛环节,宁晓红、贤书、窦瑞刚、蒋炎洲、李杰和徐北等几位疗护专家和志愿者一起,围绕“死亡与尊严”的相关事件,探讨安宁疗护服务的合作与发展。
贤书说,在他看来,如果亲人需要他多活一天,他就多活一天,只要亲人开心。但如果亲人们知道再活几天对他来说也是一种痛苦,那这种陪伴也将非常痛苦。人与人之间如果都是爱与被爱,一切问题都很好解决。 据悉,安宁疗护也称缓和医疗、舒缓医学,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源于英国。它是指对那些治愈性治疗已经没有效果的终末期患者,基于积极和全面的照顾,以控制疼痛及有关症状为重点,关注其心理、社交和精神需要。所以,安宁疗护的目标在于提高和改善患者和家属的生活质量,帮助临终的病人减轻他的痛苦,完成他的心愿,让他有尊严地面对死亡,内心平静地离去。
现场观众
本次活动的主办方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是2006年10月16日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发起成立的民间慈善组织。基金会以“扶危济困、福利众生,搭建心灵慈善的善行实践平台”为使命,以“人人享有慈善、仁爱触手可及”为目标,致力于开展各类慈善活动。2015年10月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成立生命关怀项目,以“提升生命品质,呵护死亡尊严”为宗旨,补位支持安宁疗护行业的发展。(李芳) |
【首页】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