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轩开讲希望小学远程支教课 鲁迅故居讲“故乡” |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687次 更新时间:2017-09-27 19:06:25 |
9月26日,平安希望小学远程支教直播远程支教第二课《我的故乡我的国》在北京启动。北京鲁迅故居的小四合院内,著名儿童文学家、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通过远程直播平台为全国114所平安希望小学的学生们带来一堂形式新颖、内涵丰厚的经典文学课,带领乡村孩子在经典文学作品中感受“故乡”。
此次课程由中国青少年基金会与中国平安共同发起,不仅是为了让乡村孩子欣赏中华经典文学,更是为了让他们感知作品中的乡土中国情怀,感受到故乡的文化与魅力,对乡村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今年以来,中国平安向中国青基会捐赠1000万元用于全国114所平安希望小学支教行动的升级,包括为平安希望小学搭建远程支教平台,打破时空界限,让志愿支教行动更高效、更便捷,持续为乡村学校输送优质课程,积极响应中央“教育精准扶贫”号召,努力实践“扶贫必先扶智”的扶贫理念。
共读鲁迅 儿童文学大咖曹文轩讲故乡
此次直播课程是平安支教推出的第二堂远程支教情境教学课程,目的是让身处乡村地区的孩子也能够聆听名家讲经典,并通过经典阅读让乡村少年们感受乡土中国之美,认识个体命运和国家命运的深刻关系,从而潜移默化地进行爱国教育。“故乡”则是连接诸多教育主题的核心关键词。 事实上,故乡不仅是课程主题,也是主讲人、著名儿童文学家曹文轩的创作母题之一。曹文轩生于江苏盐城的乡村,一路追随梦想成长,最终成为儿童文学大咖。他的作品,无论是较早的《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青铜葵花》、《根鸟》等,还是近期的《大王书》系列、《穿堂风》等,都以故乡为时空背景,讲述身处困境顽强成长的少年成长史。 在此次远程支教的课堂上,曹文轩带领全国各地平安希望小学的孩子们一同阅读“故乡”这本大书,一方面在中国经典文学作品中感受“故乡情”和“家国情”,一方面也启发和鼓励乡村孩子用文字或图画的方式记录故乡的美好变化。 作为资深学者和文学家,曹文轩深度介入中小学语文教育,多次参加语文教材编写。据了解,这堂课程通过“知鸟”APP及央视新媒体等外部直播平台,面向114所平安希望小学的学生和广大公众同步播出。这意味着,虽然讲课现场只有寥寥数十人,但“云端”听课人数则超过百万。通过平安远程支教的平台,为全国各地乡村孩子讲课,也可以视为曹文轩对语文教育的一次创新示范。
情境教学 从自然到人文无所不至
这已经是平安支教的第二堂远程直播课。据介绍,今年六一儿童节之际,平安远程支教就推出了第一课《不到黄河不懂诗》,邀请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亚军、北大才子彭敏作为主讲人,在宁夏中卫的黄河边为乡村孩子讲了一堂家国诗词课,首开直播情境教学的新模式。黄河与黄沙交相辉映,师生幕天席地而坐,穿越历史云烟感受诗词中的家国情怀。 领略过祖国山河的豪迈壮阔,再到人文故居寻觅家国深情。平安远程支教第二课《我的故乡我的国》选择把课堂搬到北京鲁迅故居。据故居管理方介绍,这里是鲁迅先生1924至1926年在北京的住所。《华盖集》、《华盖集续编》、《野草》三本文集和《彷徨》、《坟》、《朝花夕拾》中的部分文章,都是在这里创作的。 这个由鲁迅亲自设计改建的小院,无论建筑还是陈设都十分简单朴素。此次远程直播课堂也因地制宜,大胆地舍弃黑板、讲桌、投影等熟悉的教室设备,现场也没有人头济济的大课堂。虽然不是熟悉的教室,曹文轩老师依然驾轻就熟,面对直播镜头娓娓道来。孩子们齐声朗读的声音,在鲁迅先生当年手植的丁香树下回荡,穿过树荫飘扬在北京九月的蓝天里。
作画写诗 乡村孩子展示笔下故乡
感受了名家笔下的“故乡”,全国各地平安希望小学的孩子也在课堂上,以画作和文章等形式分享自己眼中和笔下的“故乡”。在直播课程前,各地乡村孩子还用乡音朗读与家乡有关的名家名篇,为故乡和祖国送上祝福。这些以“故乡”和“祖国”为主题的画作、文章和音频,生动展示出乡村孩子们丰富可爱的精神世界,也从侧面反映出平安深耕教育公益的成果。 过去23年来,中国平安深耕教育公益,在全国30个省份援建114所平安希望小学,帮助逾30万偏远农村孩子实现“读书梦”。2007年,平安支教行动启动,为乡村学校送去音乐、绘画、体育、英语、文化、心理等各种优质课程。至今,平安支教已经招募近6000名支教志愿者,志愿服务时间超26万小时,受助学生达10万多人。 |
【首页】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