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我的眼睛让更多孩子看看外面的世界” ——中国乡村校长美国游学记 |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665次 更新时间:2017-10-29 18:41:31 |
图为游学交流活动现场 “其实,我曾经担心他们在接触了美国的繁华后,会一味的改变自己。但他们没有,他们带着批判精神提炼出了美国教育体系的精华,总结出了中国乡村学校的优势与不足。”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格林斯堡分校副教授何晔带着欣赏和一丝惊喜告诉记者。 她当初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她提到的“他们”,是18位来自中国偏远地区的乡村校长。他们经过“马云乡村校长计划”的评选,去到美国进行了两个星期的游学,为了了解美国的乡村教育体系,也为了和当地乡村学校深度交流接触,启发思维。
在美国大学当教授的何晔一直在观察,巨大的冲击会给“穷乡僻壤”里的乡村校长带来什么呢?
图为2017马云乡村校长计划国际游学活动合影
游:“到了纽约,才明白它的独一无二” 所谓游学,是既要“学”也得“游”。他们的第一站,是号称美国“大熔炉”的纽约。
马云公益基金会执行秘书长于秀红说,这18位乡村校长中,只有一个人曾经出国过。之所以在行程中安排纽约,是为了开拓他们的视野,让他们回去后可以告诉自己的学生: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多元和包容”是他们对纽约的最初印象。
纽约有着来自近百个国家的移民,街头巷尾使用的语言超过800种。时代广场上穿行着不同肤色的行人,耳边响起各种听不懂的语言,但大家看上去却能和谐共处,来自甘肃的藏族校长杨文礼直言:“这种场景从未体验过。”
湖南桃江县的黄丽君校长也在游学笔记内提到了“多元”这个关键词。她写道:仅就食物而言,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意大利菜、泰国菜、印度菜、中餐,这种多元特色恐怕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没见过的。
行程包括了华尔街和联合国总部,于是重要的经济和政治地位成了校长们对纽约的第二大印象。
站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前,当听说纽约每年的GDP超过8000亿美元时,校长们集体发出惊叹。在联合国总部,校长们有幸进入了安理会和大会堂。来自四川大凉山的罗承业一边像孩子般四处拍照一边不好意思的对记者说,“我得多拍些照片回去给孩子们看,希望他们也对外面的世界更加向往,努力走出大山。”
傍晚时分,校长们来到帝国大厦,沐浴在金光下的哈德逊河和周边鳞次栉比的大楼闪烁的霓虹,让人炫目。
“看到纽约,才明白它为啥是独一无二的。”站在86层的观景台上,罗承业说。
学:知行合一 借鉴美国乡村教育体系和参访当地乡村学校,是这次培训的两大主题。
作为全美唯一常年开设乡村校长教育专业的大学,北卡大学格林斯堡分校一边为中国校长们分享美国教育体系的优缺点,一边动员了7位正在这里进修的美国乡村实习校长和中国同行们交流。
谈到乡村教育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时,两国校长一下找到了共同点:能够当地社区紧密结合。
来自河北秦皇岛的赵银凤校长深有感触的说,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联系起来非常关键,她12年来一直坚持这样做。“教育既要给学校带来收获,也要给社区带来收获,这样才能获得大家支持。”
北卡州邦利小学实习校长金伯利对此非常赞同。她说,教育是一个多元体,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一起参与才能做得更好。美国乡村学校非常重视社区关系,经常一家四代毕业于同一个学校。通过这种紧密的联系,资源本不丰富的乡村学校更可能获得更多支持。
在讲解过程中,“老师”和“学生”更多是一种双向沟通,校长们可以随时打断教授提问。校长们似乎没有受到时差大魔王的挑战,思路清晰,热情提问。 为了解美国乡村学校的运作,马云公益基金会和当地教育机构“新智”安排校长们实地访问了四所位于偏远地区的当地中小学。校长们不仅考察了校车、食堂运作和学生的接送管理,甚至还被邀请观看了一场当地社区的橄榄球赛。两名校长戴上橄榄球帽玩起了摔跤对抗……
悟:只有适合实际的才是最好的教育 每天的培训结束后,美国教授都会要求校长们写下对自己当天所学的思考。
一张贴在墙上的纸条吸引了记者注意:
“中美教育有差异,但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适合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这句话让何晔非常推崇。她告诉记者,原本对国内乡村校长的印象更多是感动,感佩他们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为了孩子而坚守。但通过几天的交流,校长们表现出的开放、好学和批判思维让她非常惊喜。
“校长们并没有一味推崇美国的教育,他们看到了美国乡村学校管理的优点,也更加明白自身环境的独特性,懂得汲取有用的内容。确实,对他们来说好的教育应当是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教育,是因材施教的教育。”
河南信阳的宋冉校长说,美国游学最大的收获是把固有的思维打乱了,回国后需要把新鲜的知识和原有的实际重新组合。这是个痛苦的过程,但她非常享受。这次学期期间,每堂课后都会反思。而在不断的反思中,她更明确了接下来要怎么做。她的梦想是,尽力去做一所小而美的乡村学校。 |
【首页】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