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浏览文章
鲁甸重生路:从破碎的山河到生机勃发的热土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656次 更新时间:2017-12-04 20:54:31

新华社昆明12月4日电 题:鲁甸重生录

新华社记者 周亮、吉哲鹏、杨静

又见龙头山。

当年那场6.5级的地震发生后,记者曾赶赴这个乌蒙深处的小镇。

转眼3年多过去,眼前白墙青瓦的院落、平整的广场、成排的路灯,与记忆中泥泞的路面、坍塌的房屋、乡亲们的哀容,交替闪现。视觉带来的冲击,确切地提醒记者,这像是一次“时空穿越”——龙头山,已经脱胎换骨了!

11月30日,建设者宣布,经过3年不懈奋战,鲁甸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全面完成。

犹如一部气壮山河的史诗!除个别特殊项目外,灾区1771个恢复重建规划项目全部完成,累计完成投资263.7亿元,实现“户户安居、家家有业、乡乡提升、生态改善、设施改进、经济发展”。

恰似一曲令人动容的赞歌!中南海与灾区人民心连心,党心民心军心凝结在一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制度力量再次迸发。

又如一份成绩优异的答卷!充分发挥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主导作用和灾区群众积极性,干群一体,在乌蒙山上演绎了一部向命运抗争的时代传奇。

这是7月28日航拍的鲁甸县龙头山镇一景。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从破碎的山河到生机勃发的热土,灾区正以崭新的姿容蓄势待飞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14年来最大的地震,也是滇东北40年来最大的地震发生。震中龙头山,波及川、贵部分地区。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立即作出重要指示。

挽救生命、紧急排险、应急安置……

奋力抢险救灾之后,当年11月,一场以云南地方为主、以中央部委和全国人民为后盾的重建大幕,在磅礴乌蒙全面拉开。

2015年1月19日,冒着严寒,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鲁甸,查灾情、听汇报,进帐篷、看群众……

“灾区恢复重建一定要搞好规划,生活恢复和生产恢复一起抓,灾后恢复重建和扶贫开发一起抓,重建家园步伐要加快。”总书记一锤定音,对开展不久的恢复重建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重建伊始,考验接踵——

如何在山高坡陡、地质疏松的金沙江流域,找到稳定的地块?如何建设牢固的安居房?

如何在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突出的山区,找到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发展方式?如何把重建与新型城镇化、脱贫攻坚统一起来?

实地调查、反复论证,一个重建的总体规划形成,于2014年11月由国务院印发。总体规划秉持“科学重建、民生优先”理念,体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原则。

科学重建,着眼长远——

按照总书记在灾区考察时的指示精神,建设者根据资金和实际情况对规划作了3次优化。云南省恢复重建办主任周青松说,最终于今年4月定版的规划,更加兼顾当前和长远,把恢复重建与乌蒙山云南片区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同步推进。

不是简单再造,而是高起点营建。

重建后的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成为最安全、最牢固、群众最放心的建筑。在昭通市学校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中,有23个采用减隔震技术,有233个单体采用钢结构。

灾区校舍和医疗卫生机构比震前分别新增16.85万平方米、21.23万平方米,病床位从2014年的7429张增加到现在的8980张。

重建后龙头山镇中心卫生院,成了全省条件最好的乡镇卫生院。镇中心幼儿园,现有443名学生,是在园孩子最多的一年。

昔日那些山边小道,如今被高品质公路取代。灾区改扩建、新建公路1469.5公里,形成贯通灾区的高速公路环线,提前建成“两小时交通圈”。

因地制宜、防灾减害——

牛栏江红石岩堰塞湖,曾是悬在灾区人民头上的一把剑。“破”与“立”之间,建设者反复讨论,最终取“兴利除害”之道,顺势建设集供水、灌溉、防洪、发电为一体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地质灾害防治,使碎裂的河山稳固安然;生态环境修复,让灾区森林覆盖率从震前的32.7%提高到35.49%。

三年时间,龙头山整体跨越了二三十年。眼望龙头山,记者感慨万千:发生在它身上的“时空穿越”,不正是整个灾区以新面貌迈向新征程的缩影吗?

这是航拍的云南省鲁甸县龙头山镇中心卫生院(7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