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浏览文章
行政审批改革,改变了啥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641次 更新时间:2017-12-21 18:34:25

  新流程 新服务 新责任 新状态

  行政审批改革,改变了啥(关注改革最后一公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在推进行政审批改革过程中,江苏南通市和广东东莞市从不同角度出发,前者成立行政审批局,再造流程;后者依托企业依法承诺制、备案制和并联审批,推行投资项目直接落地。两地改革殊途同归,目的都是减少审批中梗阻,赢得发展主动权。

  ——编 者

  流程再造——

  审批变得简单 工作状态刷新

  讲述人:江苏南通市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周飞

  前几天,一家公司打电话咨询园区支路项目报批的相关问题,由于项目情况相对复杂,电话实在讲不清楚,所以我专门跑到企业,面对面告诉他们按照怎样的流程报批。

  今年是我从事行政审批的第六年,像这样提前对接、上门服务,已成为工作的常态。无论企业大小,如果需要上门,肯定召之即去。不过,几年前还不是这样。2012年7月,我在南通市政务中心发改委审批窗口上班。窗口有几个同事,大家各管一段,自己之后的事就由其他同事去管了。那时候的心态是:你是来找我办事的,我等着你上门就行了。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3年,直到2015年市里成立行政审批局,将审批部门由15家缩减为1家。经过层层选拔,我成了行政审批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原来我所在的处室都是发改委的同事,可这次调整之后,国土局、环保局、规划局的同事跟我同在一个处室。而且,以前我只是负责建设项目立项的部分工作,现在签发前的全流程都是我来做,“一枚印章管审批”。并且,审批流程再造后,受理单有了二维码,只要一扫就知道进行到了哪个环节、在哪个办事员手里。

  审批条件互为前置或者部门之间需要统筹协调,是审批局成立之前我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什么叫互为前置呢?举个例子,一个企业家想投资办养老院,去发改委立项被要求到民政局办理民办非企业证书;到民政局又被要求先建好场所;到住建局申请批准建房却得知项目必须先立项。这个案例中的审批条件就是互为前置。

  现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马上启动预审服务。去年一家企业申报改扩建项目,按照流程要分别完成环评、立项、规划、施工许可等20多个审批环节。而具体操作中,在土地准备和挂牌期间就同步进行了环评、施工图等项目的预审,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有个事例就能看出改革给企业带来了哪些便捷。某集团曾先后在南通启东开发了两个房地产项目。前一次从取得核准批文到拿到施工许可证用了112个工作日,后一次只用了43个工作日。改革前,该集团的项目需要分别向环保局、经信委、抗震办等部门提供申请材料303份,多项材料向20多个部门反复提交。改革后,只需要到行政审批局一个部门的办事窗口,提供的材料可以通过内部平台共享,不再要求重复提供。

  监管重塑——

  事中事后监管 倒逼企业自律

  讲述人:广东菲鹏生物有限公司员工欧高兵

  在我们还没来东莞投资之前,大家都把审批办证形容为企业投资的“万里长征”,而我们的体外诊断试剂原料研发、生产项目,整个落地审批实打实只用了43天。为什么能这么快?因为我们搭上了东莞市项目投资建设直接落地的“快车”,成为改革的第一批试点项目。

  初到东莞松山湖注册成立新公司的时候,高新区投资服务中心就有专门的项目跟进员。他告诉我们,当地正在推进项目投资建设直接落地的改革,依托企业依法承诺制、备案制和并联审批,可将整体审批时间减少3—6个月。他们问愿不愿意加入试点。综合考虑后,我们欣然同意。

  拿到国土证以后,这项改革的“威力”开始显现。最典型的,一个是办用地规划许可。按以往的经验,我们出了施工图纸后,要提交给规划部门核算建筑面积,需要耗费大量人力,通常都要2—3个月。而这次,规划部门不再进行实质性审查,而是把面积核算的标准全盘公开,由企业自己委托第三方机构来复核;同时,让我们业主方、图纸设计院、复核方写一个保证书,承诺依法依规,这样用地规划许可仅2天就办出来了。另一个是施工许可,改革后,原则上,只要经过住建部门现场安全审查,达到开工条件,就可以开始建设,然后边施工边办证。这样该办的证办了,施工也没耽搁。

  后来我们知道了,“享受”落地审批改革政策的,必须得是经过遴选的信用好、评价高的企业。同时,虽然宽的更宽,但严的也更严,特别是改革配套确立了责任追究制度。像过去那样先批后建,合不合格、违不违规都有审批部门把关在前;而直接落地改革后,企业办事程序简化了,但自身的责任不是更轻,反而是更重。因为项目已经建好了,再事后核查出问题,这时候的整改就不是改几份图纸、跑几趟腿这么简单,而是整个项目的调整甚至推倒重来,企业诚信评级也会大大受损。这种情况下,违规的风险和成本反而要大得多,让企业更强化自身责任,不敢在工程建设中乱来。(本报记者 尹晓宇 贺林平)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