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浏览文章
地方两会开出“绿色清单”升级版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732次 更新时间:2018-01-30 18:16:07

 

    核心阅读

  近日,地方两会陆续召开。党的十九大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今年的地方两会,均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自觉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提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各项任务。

  截至1月30日,31省份两会均已召开,在各地工作部署中,生态文明建设亮点颇多。从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到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任务,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到开展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各省份尽管资源禀赋不同,但对生态文明建设都非常重视。

  今年地方两会透露出哪些绿色发展信号?哪些重点工作值得期待?

  发展强调高质量,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逐步完善

  今年的地方两会,多地在部署工作时,均强调“高质量发展”,一些省份淡化GDP增长目标,更加重视生态环保等体现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

  山西调整GDP增长率,但是对约束性指标的要求毫不放松: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2%,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9%,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3.9%。重庆计划实施能源、水资源、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新疆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美丽新疆。福建将着力绿色发展,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壮大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提高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也在逐步完善。广东将优化能源结构,实施珠三角煤炭减量管理,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清洁能源。重庆将推动产业发展绿色转型,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产业。安徽将壮大节能环保产业集群,把“生态+”理念融入产业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表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组成部分,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高质量发展要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包括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而这要靠绿色发展去实现;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要求以较少的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破坏来实现经济发展,“今年,一些地方淡化GDP指标,这里面有多层原因:既有中央政府的政策导向,也有地方经济发展的现实约束,还有绿色发展方面的考量”。

  污染防治攻坚,大气、水、土壤治理齐发力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地方两会被多次提起。不少省份针对污染防治,提出了具体措施和目标任务。

  “大气十条”第一阶段收官之后,一些省份正制定实施新一轮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北京表示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将从“结构性减排”向“内涵型减排”转变。辽宁将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和国家海洋督察整改落实工作,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山东继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主动做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加快散煤污染治理,稳妥有序开展电代煤、气代煤行动。湖南出台实施蓝天保卫战行动方案,重点放在打赢长株潭地区蓝天保卫战上。

  在水污染防治方面,江苏进一步落实生态河湖行动计划,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推进长江、淮河、太湖流域和近岸海域污染治理,消除国考省考劣Ⅴ类断面,完成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整治,加快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海南表示要确保64个城镇内河湖污染水体治理全部达标,主要河流湖库水质优良率不低于95%。云南加强重点流域生态系统修复和环境综合治理,积极参与长江绿色生态廊道建设,推进洱海抢救性保护行动,强化滇池、抚仙湖等九大高原湖泊生态系统保护与治理。广西持续实施九洲江、南流江、下雷河流域治理,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和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四川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加大沱江、岷江等主要河流和24个严重污染的小流域整治力度。

  土壤污染防治方面,湖南实施62个土壤污染防治重点项目,开展长株潭耕地修复治理及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加大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保护力度。内蒙古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和重金属减排力度,整治工业园区环境,依法有序退出自然保护区内工矿企业。

  李佐军说,“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地方政府将三大攻坚战作为当前和今后的重点工作,就污染防治这一攻坚战来说,与以往相比有了一些新的特点:一是更重视了,在工作排序中更靠前;二是工作更实了,即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去贯彻落实;三是针对性更强了,即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推进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虽然“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推出时间有先后,但地方政府都很重视,如在水污染防治方面,每条河流、每个湖泊都有了专门负责人。

  压实压紧各项任务,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环境保护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国家出台的一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制度,正在各地得以细化和落地。

  重庆表示,要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强化绩效评价和责任追究,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云南将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全面推进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浙江将加快环保监测监察执法体制改革,全面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奖惩机制、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机制,建立健全以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为基础的用能权交易制度。

  宁夏要严格落实空间规划,制定实施监督考核办法,完成生态环境保护红线勘界立标,出台“三区三线”管控细则,建立健全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切实加强环保监管考核,依法严惩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多地根据实际工作,列出了一份份符合省情的“绿色清单”。

  福建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表示要加快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完成4项年度改革任务。

  新疆启动实施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加强风沙源区等重点区域生态屏障建设,大力实施阿克苏两个百万亩防沙治沙生态治理绿化工程,努力构建生态安全屏障。

  2017年,青海可可西里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进展顺利。2018年,青海将落实和深化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等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李佐军认为,制度建设和制度改革是绿色发展的最根本措施,“十三五”规划也强调了要用制度来保护环境,“不管是治理污染也好,高效利用资源能源也罢,都依赖于各个主体的行为,而各主体行为的引导要靠制度。值得称赞的是,当前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正在不断向前推进,特别是环保督察等制度实施效果明显。同时,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等正在加快建立和完善,这些制度将长期持续发挥作用”。(记者 张文豪 刘新吾)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