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马庄:从“物质翻身”到“精神富有” |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832次 更新时间:2018-03-06 22:05:29 |
在马庄村文化礼堂,农民乐团的成员在排练时讨论乐谱。新华社发
在马庄村文化礼堂,农民乐团的成员在排练。新华社发 春节之后的马庄村,游人如织,年味不减。马庄村文化礼堂前,当地民俗工艺品琳琅满目,文化节目精彩非凡,一幅热闹繁忙的景象。 去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赴江苏省徐州市马庄村考察调研。在参观马庄村文化礼堂时,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 马庄村地处煤炭矿区,以往靠挖煤为生。但“富了口袋,空了脑袋”,精神文明建设在当地成为突出短板。是什么让马庄村实现了从“物质翻身”到“精神富有”?当地干部群众认准“文化兴村”这条路,以文化引领精神文明,一走就是整整30年。 因“文”而兴 “新乡土,新时代,马庄特色不能改,文化强村是方向,乡村振兴谋发展……”这几日,在马庄村文化礼堂内,快板《马庄香包真红火》成为村民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节目。 “句句说出了俺们的盼头。”马庄村村民张传佑坐在前头,笑容好几次挂在了他的脸上,这是老张今年在村里观看的第五场文化演出。 “农闲时就来看看,不仅能娱乐生活,还能学到知识。”节目结束后,老张赶忙拉着记者的手和村民们聊天,村民落座处,片纸未留,椅子还被码放得齐齐整整。 村民精气神的巨变,连马庄村老支书孟庆喜都想不到。 20世纪90年代前后,煤炭让马庄村的老百姓解决了温饱问题。但那段时间,村里酗酒赌博之风盛行,邻里摩擦不断,迷信屡禁不止……时任马庄村党支部书记的孟庆喜意识到,挖煤虽然让钱袋子鼓了,但脑袋空了,这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于是,孟庆喜做出了一个让乡亲们震惊的决定,马庄村要成立一支农民铜管乐队,要把村民们的精气神搞起来。“再不抓就晚了,乐队就像是我们的救命稻草。”孟庆喜说。 没有老师教,就去外地请;没有合适的排练场所,就把村外偏远的农机站当作教学点。孟庆喜回忆:“特别是腊月,队员们大口吸进去的冰冷空气,呼出来就直接成了霜,让人看着都心疼。” 凭借着这股子顽劲,第二年春节乐队就登上县里的大舞台,一曲《西班牙斗牛士》一下子镇住了全场观众,马庄村闻名四乡。从那以后,乐队迎来了发展的春风,后来成立了马庄农民乐团,上过央视,去过国外,斩获众多大奖。 30年过去了,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在马庄蔚然成风。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周末举办农民舞会,夏季有乘凉晚会,冬季有篝火晚会,重大节日均有庆祝活动,马庄村也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中国十佳小康村”“中国民俗文化村”……如今的马庄人,精神文化生活过得津津有味。 由“文”而富 由农民乐团所带来的辐射效应,使马庄人尝到了文化的甜头,他们把握时机,走上了以文化致富的好路子。 “这是老鼠、兔子、大公鸡……”这两天,村民张书侠极为繁忙,她正在赶制当地民俗工艺品“面灯”,准备在庙会上卖个好价钱。张书侠的手极为灵巧,揪剂子、捏型、上锅……块块白面转眼间变成了精致的工艺品。 张书侠告诉记者,她一天能做100个面塑,除去材料费,全卖完能赚500元。她笑着说,这几年马庄民俗旅游起来了,自家的面灯也赶上了好时候,由于村里正帮她在网上创销路,今年春节刚过,首笔订单已经在加快赶制当中。 像张书侠这样的手艺人,马庄村至少有180名,而在村招牌——马庄香包的带动下,他们乘上了文化致富的东风。面塑、剪纸、线艺……几十种当地民俗工艺品集中亮相,吸引着国内游客的关注。 “工艺品重在手工,是机器所代替不了的,甭管是啥,凝聚的都是我们马庄人的智慧。”村民刘燕一边向来往游客介绍马庄香包的制作工艺,一边告诉记者,马庄村的工艺品不仅好卖,而且每件东西都是独一无二的。 刘燕的话道出了马庄人文化致富的真正原因。马庄在打响民俗工艺品品牌的同时,严格倡导“遵循传统、手工制作”的理念,“靠质量不靠产量”早已经深入每一位马庄手艺人的心里。面对市场的冲击,马庄人全靠“守住底线、顶住压力”。 好在这方面问题,当地村委早已经帮村民想在了前头。马庄村党委书记孟国栋介绍,目前村里正以马庄香包为核心,免费对村里的手工艺人轮流培训。今年1月,集香包制作、展销于一体的马庄香包文化大院已经开工建设,下面还将规划民俗文化园、民俗博物馆、潘安湖婚礼小镇等项目,预计2018年全村文旅总收入可突破2000万元。“我们用民俗工艺品来带动整个文旅体系的建立,以文化反哺经济,村民的钱袋子就是这么充盈起来的!”孟国栋说。 借“文”成风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靠的是在百姓心头扎根,靠的是用乡风乡俗助力乡村善治。 在外人看来,马庄有“三宝”:乐团、香包、婆媳。特别是家风建设上,当地村民更是“一个看着一个”,互相“攀比”,甚至连婆媳关系的好坏,在当地已经形成比较具体的评价标准。 “别人都夸俺是马庄村的好媳妇,俺也不知道好在哪儿,这都是应该做的。”已经连续10年当选“十佳媳妇”的村民夏莉告诉记者,对于这份荣誉,一度让她“不太适应”。今年元宵节前夕,夏莉从市区买来了适合婆婆吃的汤圆,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煮给婆婆“尝尝鲜”。“婆婆喜欢吃汤圆,但身体不好,这个不甜,正好适合她老人家。”夏莉笑着说。 四年前,夏莉的公公患重病,夏莉果断辞掉工作回家专门照顾公婆生活。直到公公去世,她才恢复工作。“婆婆82岁了,我丈夫又长期在外跑运输,老人总得有人照顾。”夏莉的努力深得婆婆和哥嫂的欣赏,婆婆走到哪儿都会向乡亲们夸夸自家的这个好儿媳。 “我们每年都会评选十佳媳妇、十佳婆婆,切实养成和谐的家庭氛围。”马庄村村主任张书平说,夏莉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好典型、好榜样。“我们还为每户村民建立了家庭档案,包括尊老爱幼、家庭和谐、环境卫生、遵纪守法、好人好事等事项,年终进行量化考核,村民们的综合素质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张书平补充道。 有了“小家”才能有“大家”,马庄村在提升村民精神文明的同时,还巧妙地将家风建设与爱国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每月1号,村里会定期举行升旗仪式,2700名村民齐聚在一起,使爱国情怀讲在国旗下、融入日常生活。 马庄人胆子大、眼光远、干劲足,在徐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冯其谱看来,马庄村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一‘马’当先、百村争鸣,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而马庄村的成功经验正是最好的证明。”冯其谱说。(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吴向裕) |
【首页】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