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驻华大使:“一带一路”是两国未来发展的主要焦点 |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809次 更新时间:2018-03-13 20:53:23 |
在中国两会召开之际,新加坡驻华大使罗家良接受新华网专访。新华网发
新华网:对于十九大之后的首次中国两会,您比较关注哪些议题? 罗家良:中国每年召开的两会,我们都非常重视。今年我也参加了政协、人大的开幕式,听了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里的内容非常丰富,有关于经贸、社会发展的,也有关于外交事务的,展现了中国政府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 经济方面我也有所关注。因为新加坡与中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非常深厚,我们已经连续五年成为在华投资最多的外资来源国,现在新加坡也是中国对外投资的一个首选目的地。所以,了解中国未来五年经贸发展策略,能够让我们更好地掌握在与中国合作方面应该把重点放在哪些领域。 新华网:中新两国有很多合作项目,也有像华夏幸福等中国企业到新加坡设立了国际总部。您能介绍一下这些合作项目在贵国有哪些新进展吗? 罗家良:新中两国在不同层级上的合作项目有很多。当然层级最高的是两国政府间的合作项目,像苏州工业园、天津生态城,还有重庆的互联互通项目。这些项目,都有非常好的进展。 苏州工业园是一个比较成熟的项目,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对于它今后的发展,我们正在探讨新中两国是否能够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利用在苏州的合资公司到“一带一路”沿线的第三方国家发展项目。 天津生态城今年庆祝成立十周年,它的总体规划最近也有所更新。我们今年会按照新的规划来发展天津生态城项目。 重庆互联互通项目最近也做得不错,启动两年多,在金融、物流、航空领域都有很大进展。 除了这些国家级别的项目,也有许多由企业牵头、政府大力支持的项目,如广州知识城、南京生态科技岛和吉林食品区在这一两年也有很好的进展。 在企业方面,正如你所提到的,也有一些中资企业到新加坡设立总部。前几天,阿里巴巴也在新加坡设立了研究中心。这些项目主要也是针对“一带一路”倡议,所以我看未来新中两国的发展,“一带一路”是一个主要焦点。 新华网:您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给中新两国以及世界带来了哪些影响? 罗家良:“一带一路”倡议给中国经济和企业带来很多机会,同时也给周边国家及区域经济体带来了一些机遇。所以这应该是双赢的,大家可以共同享有发展成果。 新华网:“一带一路”倡议的确给中国和周边国家带来了很多机遇,但是最近也有一些负面声音,有的国家提出了“中国威胁论”的论调,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罗家良:新加坡是比较早就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同时也是非常积极投入的。据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当中有近三分之一都是先流到了新加坡,新加坡对中国的投资也是占“一带一路”国家对华投资总额的85%。我们现在正在打造四个平台来支持“一带一路”的发展。 一是在金融方面,有很多中资企业来新加坡融资。我们会继续发展这方面,更好地利用人民币来推行“一带一路”。 二是在硬件设施方面,比如刚才提到的苏州工业园项目正在研究进行这方面的合作。重庆互联互通项目也是一个例子。 三是在三方合作领域,除了找项目,我们也可以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官员进行培训。 四是在法务合作方面,因为投资多了,项目多了,可能出现的商业纠纷也会增多。我们希望尽量不要把这些问题政治化,利用现有的市场和社会机制来解决争端。新加坡已有完善的平台给企业提供这方面的服务。 对于“一带一路”倡议,各国的了解不一,持有不同的看法也是自然的。记得“一带一路”倡议刚提出时,有些人觉得这只是个口号,未必有内容。可是过了一段时间,我们看到“一带一路”是有实际内容的。这需要一个理解的过程。从东盟的角度来看,我们觉得“一带一路”的理念跟东盟互联互通的总蓝图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我们可以一起来发展。 新华网:您在成为驻华大使前,是否来过中国?现在的中国与您第一次来时相比,给您印象最深的变化是什么? 罗家良:我第一次来中国可能是1998年。当时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去了深圳的一个景点,叫“世界之窗”,就是一个“小人国”。当时的“小人国”旁边都是平地,什么也没有。最近,我有机会再到深圳,经过了这个“世界之窗”,发现它的周边都发展起来了,都是商场、大楼,这让我看到了二十年来,中国的发展非常快。 新华网:深圳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先行城市,今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您认为中国这四十年来发生了哪些变化? 罗家良:一般人较多注意到的是在硬件设施方面,比如大楼、高铁、公路等,这些中国都发展得很快。可我觉得更值得钦佩的是中国人民在思想上的提升,发展出很多新的理念。 新华网:大使在中国生活,体验过中国的“新四大发明”(移动支付、高铁、电子商务和共享单车)吗?您如何评价中国当今的创新能力?您认为我们两国未来在创新领域怎样开展合作?中国创新对世界又有何影响? 罗家良:听说过。中国有才华的人很多,创新能力也很强。我们也希望能够把中国的科技引入到新加坡。最近,我造访很多研发人工智能的企业,它们都是刚成立了三四年,却拥有很多可以应用在安全、医疗、金融等领域的新技术。如果别人已经发明了或者在做的东西,我们能够应用的话,我们会非常乐意,因为新加坡也在打造一个“智慧国”。 第二个层面是与这些创新企业合作,新加坡可以作为一个平台,把他们的产品和服务推广到整个东盟地区。今年新加坡是东盟的轮值主席国。我们的主题是“坚韧与创新”。东盟国家发展程度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各个国家也面临着不同的城镇化发展问题。可是,我们可以在其他东盟国家和包括中国在内的对话伙伴中找到解决方案。所以我们要打造一个“智慧城市”的网络,把面对挑战的一方和能提供解决方案的一方连接起来,共同解决这些问题,给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新华网:中国经济在2017年实现6.9%的增长,您如何看待这一经济发展速度? 罗家良:就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来讲,百分之六点多的GDP增长率已经是相当不错了。和其他的国家一样,刚开始发展的时候GDP的增长会很高,可是基数大了之后就会逐渐减少,有时候如果发展得太快也会有一些弊端。 就业可能比纯经济发展还要更重要,大家关心的是人民的生活品质。能够维持在这个水平,对中国的稳健发展有很大帮助。 新华网:中国部署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您认为这将为两国的经贸交流带来哪些新的机遇?又将对世界作出哪些贡献? 罗家良:新加坡和中国都是开放型经济的受益者,都希望能够推进这方面的合作。一是在双边层面,两国之间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正在进行升级磋商,有望很快达成协议。 二是在区域方面的合作,中国和东盟也有自由贸易协定,也升级了,但目前还没有生效,因为不是所有国家都完成了国内程序。可以说,我们是看到了果实,但还没有吃到,希望可以尽早吃到。 同时,我们也正在磋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希望可以尽早达成共识,最终达成亚太自由贸易协定的目标。 完成这些谈判,达成这些协议,有助于整个区域的互相投资、贸易与往来。对新中两国来讲,除了两国双边的经贸合作,我们也可以一起到第三方国家去投资与合作,希望能够朝这个方向积极地努力。 新华网:您如何看待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 罗家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就是说,中国领导人已经认识到中国未来发展所需要推行的一些政策和改革。这次在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重申了许多这些方面的政策与想法。如果这些改革,还有新理念、新政策都能够落实的话,我相信会给中国今后的迅速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新华网:对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您有什么看法? 罗家良:东盟也有一个相似的概念,我们叫做“Sharing and Caring Community”,意思是共享与关怀的共同体。其实这两个概念也是相辅相成的,都是希望所有的国家和所有的人民能够共同发展,共同享受和平与稳定。 新华网:每年都有很多中国游客赴新加坡去旅游。中国也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与此同时,中国游客对出国旅游的要求也更加多样化。请问大使,您的国家将会推出哪些便利化措施和特色旅游来吸引中国游客? 罗家良:去年,中国成为新加坡第一游客来源地。我们很欢迎中国游客到新加坡去旅游。 中国游客的要求日益上升,要求越来越多样化,品味也越来越高。很多游客对比较新鲜的、有创意的景点或设施感兴趣,所以我们也要不断地推出新产品来吸引游客。 当然,中国游客到新加坡首先会体验到的是新加坡的多元文化、多元种族,感觉好像不只是到了一个国家,而是到了亚洲好几个国家。现在中国人一个假期可能只有三四天的时间,如果能够只到一个国家却体验到多种民族习俗,可能对中国游客也是相当具有吸引力的。 中国游客旅游时往往会面临语言问题,可是在新加坡,普通话的使用非常普遍,包括我们的一些马来同胞、印度同胞也会讲一些普通话,所以对中国游客来讲很方便。 除此以外,现在中国人出门可能都不带现金了,都用支付宝等移动支付方式。现在在新加坡,这些移动支付产品也很通用,对中国游客来讲很方便。希望你有机会也可以带着手机到新加坡旅游。 (总监制:田舒斌 终审:刘加文 编审:夏小鹏 监制:韩琳 汤丹鹭 统筹:徐倩 刘丹 林雪 编辑:宋家慧 张涵) |
【首页】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