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浏览文章
夏华:解读中国传统美学密码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895次 更新时间:2018-04-03 17:26:33

     谁也没有想到,夏华女士的二次创业竟然是在大山里开始的。

    她曾经辞去令人羡慕的大学教师工作,从销售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服装事业。事业抵达顶峰之时,她又转身走入大山深处,将那些祖祖辈辈、年复一年过着贫困日子的绣娘们手中的纹样,变成全世界都能读懂的美学密码,用国际化的语言对话全球时尚美学。

    十五年前,夏华在贵州大山深处,被中国传统刺绣的美丽大气所震撼,开始带领团队在村寨中挨家挨户拜访、记录她们的绣种、纹样、技艺。传统刺绣工艺在心灵手巧的少数民族匠人手中代代相传,却由于交通不便和语言不通,一直未能被大众所知。夏华在这些村寨建立手工坊,将这些精美的刺绣艺术品与时尚相结合,甚至做成笔记本封面,让世人得以欣赏中国传统美学,同时也让绣娘们靠手艺过上美好的生活。

    如今,依文·中国手工坊已经在各地开办了超过一百个工坊,帮助8000多名绣娘重拾手艺,收录了4000余种纹样。

    在依文·中国手工坊里,夏华为我们讲述了她二次创业的逐梦之旅。


    “中国没有5000年的品牌,但有5000年的文化。”

    说起手工坊,应该从15年前开始谈起,那时候依文已经代表中国品牌,能够在全世界去表现中国时尚,我也有机会在全球奢侈品论坛上去代表一个中国品牌,传递来自中国的时尚态度。我印象特别深的就是2000年在全球奢侈品论坛上,我是第一个代表中国品牌,走到那个讲台上。

    我被邀请去演讲,排在第十个以后讲。前面的每一个演讲者在介绍自己的品牌和文化时候,通常会有四到六位老人家的头像,代表着传承、历史和价值。而对于一个年轻的中国品牌来说,其实那一刻,我真的是不知道怎么去改我的PPT。

    当我走上台的那一刻,PPT上打着一个“5”三个“0”的时候,我明显感受到台下一片哗然,因为大家一看,一个中国品牌,还是一个年轻的女孩子,你爷爷的爷爷也就几百年。但是,我的一句话让全场安静下来,我说,我知道中国没有5000年的品牌,全球也没有,但是我想说,中国有5000年值得我们自豪和骄傲的文化,足以让我们挺直腰杆,在这里跟大家有一次平等的对话,因为很多品牌已经有几百年了。

    其实当你和世界交流的时候,你会发现重要的不是我们做的规模有多大,而是你到底给这个世界带来了怎样的美学价值。

    所以在那个大会回来以后,我感触很深,一个中国品牌,如果不能够把自己的文化源头和美学价值带给世界的话,无论我们做得多大,可能你都很难在这个世界上产生真正的影响力。回国以后,我就带着我们的团队到了贵州的大山里,去拜访一些老手艺人。


    “解读传统美学密码:这是一条人烟稀少的路”

    把这些手工刺绣从山里带到现代社会、带到国际舞台上,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这些传统手工艺的美学密码,我要怎么才能把它解读成能够被更多的设计师所了解的时尚语言?

    当时我印象最深的是进到大山深处少数民族村寨,她们很少和外面的世界交流、沟通。那个时候我就开始思考,我用什么方法能把这个密码完整地解读、记录下来。今天我们来总结中国手工坊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里其实就是在发现和整理,因为每一家都有不同的绣坊,每一家都有不同的传承和绣法,每一个纹样背后都有不同的故事,每一个手工艺技法都需要你重新整理,而且很多少数民族是没有文字记载。

    这么多年来,依文·中国手工坊的数据库,最大的价值在于记录这些传承者的故事和美学密码,并把它翻译、解读成全世界的设计师都能够看得懂的、能够用的上的纹样。

    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

    一个是语言障碍,很多山里面的布依族、苗族老人家完全不会说普通话,都是用民族语言,我们也完全听不懂他们的语言。还有一个就是,我第一次在操场上把这些老人家召集在一起,跟他们说这是艺术,他们是一脸茫然的。在这个梦想的路上,我真的是觉得很难很难,一开始没有人相信,你可以把一个绣片变成卖给全世界的刺梨花手工刺绣笔记本。


    “二次创业,我是铁了心要改变这一群人的命运”

    当我们第一次走进贵州的大山里,第一次开始和手艺人坐在一起工作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我们的“全球时尚”的梦想,我们影响世界、让世界尊重中国品牌的梦想,此刻在大山深处、在这些手艺人年复一年的贫困生活面前,这个梦想显得很苍白。在我们看来,那些刺绣的艺术,我们在谈匠人精神,但是在那一刻,你看到的就是这些绣娘们贫穷的日子。

    如果当初的目标只是用中国手工艺去做商业模式赚到钱,我很难坚持到今天,我最大的信念就是做一件事,从一开始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到改变一群人的命运。反正我是铁了心无论如何都要改变这一群人的命运,让她们相信用自己的手艺可以赚到钱,都能过上好日子,所以我才能走过来。今天基本上已经很好了,我们绣娘能做什么样的刺绣,在8000人的数据库里都有标注,能做几级的绣工,我们都给她评了级,这样的话精准性就非常高了。

    你可能想象不到,一双高跟鞋,加上了绣娘的手工刺绣,它就完全不一样了,绣花让这一双鞋变得与众不同。大家也因为这一件事而有了她自己的收益,这个模型我觉得会越来越好。

    这个过程中,我们其实是个火柴,点燃了中国手工艺,点燃了绣娘的信心。到今天,我们平台上已经有很多明星绣娘了,像潘奶奶、梁忠美老师,全世界的设计师都想和她们合作,很多杂志都找她们拍片子。

    我最幸福的就是,隔个三五年我回到每个村子里,看到那么多我们手工坊数据平台上的绣娘,真的是养着鸡、养着鸭,抱着娃、绣着花,还能养活自己、养活家,还唱着山歌。

    绣娘们一路绣着花,走出了大山,走出了国门,登上了世界的舞台。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在此过程中大放异彩,这是一条真正通往美好的路。

    这条路,还在继续。

    (姜程 杜莘妍)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