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浏览文章
“送进来”“走出去”助力精准教育扶贫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812次 更新时间:2018-04-18 18:07:38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对扶贫工作的要求。针对这一要求,中华文学基金会与学而思大语文共建茅盾青少年文学院,并同步开启向贫困山区青少年的公益帮扶行动。行动中,学而思将从“送进来”和“走出去”两个层面进行精准教育扶贫,扶持贫困孩子圆梦文学。


    呵护贫困孩子的文学梦


    “孩子用我的手机参与了‘二十一天悦读打卡’活动,每天读几页推荐的书籍就在线上打卡,培养和提高他的阅读能力,还给孩子推荐了好多有意义的读本,他比同班的同学看的书都多。” 北京通州小学生李天琪的母亲告诉《慈善公益报》记者。

    连同“二十一天悦读打卡”线上活动,以及学而思推出的“七点悦读”和“学而思大语文微电台”等公益性质的音频听书、讲解服务,满足听众利用碎片时间学习的需要。通过全方位的专业公益课程和阅读产品,大力推广全民多读书、读好书。记者了解到,这些优秀的课外学习产品,将随着中华文学基金会和茅盾青少年文学院的脚步,走向贫困地区,为当地孩子们提供优质教育资源,让他们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学品质。“我们不仅提供学习资源,更要搭配以专业的教学引导,这就是我们希望做到的‘送进来’”。学而思负责人李林告诉记者。

    读万卷书的同时也要行万里路,要培养孩子的人文素养,“走出去”也不可或缺。追随文学大师的足迹,在浙江桐乡游历访学,寻找茅盾遗迹之外,更可感受昭明太子求学于沈约的书院,体验一代大师丰子恺、严独鹤的人生,体会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民俗工艺,为贫困学生带来实实在在感受写作和文学的机会。


    边走边学提升人文素养


    当下的互联网时代,开什么卷才能有益? 学习经典和传统文化显得尤为迫切。而如何开卷才能有益?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学生们的学习早已不再局限于课本,以个体的性格、兴趣为核心,培养人文素养已成为目前教育的一大趋势。

    茅盾青少年文学院将带领孩子探访茅盾故乡,感受桐乡乌镇的人文气息和历史积淀,让来自全国的有文学才华和文学理想的孩子,有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通过创作提升文学审美。据了解,这是学而思以激发孩子兴趣为起点,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等方面,探索出的公益路径。记者 权 敬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