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浏览文章
难在精准 贵在精准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1505次 更新时间:2019-08-13 01:31:37

        找准症结,对症下药,联系实际,在“精准”上下功夫,才能针对相应问题疏通堵点、化解痛点、消除难点

  大幅减少发文数量,严格控制发文和会议规格,实行会议计划管理,精简考核指标事项,改进督查考核方法……盘点各地为基层减负的硬招实招,“精准”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词。

  同一个药方不能治好所有的病痛,同一个举措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力戒形式主义,首先要号准脉、开对方。基层负担重,有时并非工作任务本身累到无法承担,而是“正经事”以外的“杂事”太多,虚头巴脑的东西不少,占用基层干部过多时间和精力。仔细推究,有的是上级单位空耗精力的会多文多,有的是考核机关名目繁杂的检查考核多,有的是地方流于表面的痕迹管理多,在部门统筹协调、基层指挥调度等体制机制上也存在一些问题。若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反而可能无法根治存在的问题。

  找准症结,对症下药,联系实际,在“精准”上下功夫,才能针对相应问题疏通堵点、化解痛点、消除难点。以河北为例,不仅“定量”,比如规定“层层大幅度精简文件,确保发给县级以下的文件减少30%—50%”;而且“定责”,比如规定议事协调机构、部门或部门联合发文能够解决问题的,不得以党委、政府或党政“两办”名义发文。这些举措聚焦问题精准发力、重点突破、定点解决,让基层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减负的重点在于遏制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基层负担过重,背后往往都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祟。这些长期积累的顽疾,导致不少工作处于“挂空挡、空耗油”的状态,削弱干部执行力,影响政策落地,基层干部群众不胜其“繁”。当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在扎实推进,各地通过检视问题、整改落实,查摆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把板子打在了要害处,为解决好基层负担重的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减负的关键在于理顺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对于基层工作的现实,许多时候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有时甚至是“上面千把锤,下面一颗钉”。从管理体制看,一些领域条块不清、权责不明,条上发号施令,把落实的任务抛给块上,基层忙得找不到北,还受“夹板气”。破除形式主义顽症,需要厘清责任清单,确保权责对等,避免将责任状、一票否决等一股脑砸向基层。上级部门不是“看客”,科学合理划分任务指标,变“给我上”为“跟我上”,变“层层甩包袱”为“层层担责任”,基层的过重负担才能真正卸下来。

  从评价标准看,做好为基层减负工作,也需要强化结果导向。一些工作是否脱离群众、存在主观主义,政策执行是不是到位,必须多听听群众的建议和评价。如果考评浮在表面,主要靠听汇报、看总结、查台账,下面自会投其所好,凑材料、编经验、造概念,弄一大堆糊弄蒙骗的“成绩”,经不起历史和群众检验。中办发出的《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强化结果导向,考核评价一个地方和单位的工作,关键看有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群众的评价怎么样”。树立崇尚实干、尊重实绩的考核导向,引导干部把更多精力用在做实事上,为基层减负工作才能赢得干部赞同、收获群众叫好。(张志锋)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