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志”在必得 |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2596次 更新时间:2020-06-02 04:26:09 |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4月20日至23日到陕西考察,提出“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总体目标,强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五项要求,勉励新时代陕西要有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在新时代各项工作中取得新气象新作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高屋建瓴、内涵丰富,为做好陕西新时代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思想武器、注入了强大动力。 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格外关切,进深山、入乡村、登茶园、访农户,眺望绿水青山,惦念万家欢笑。考察4天去了11个地方,其中6个地方涉及脱贫攻坚,行间路间、言间语间都是谆谆的教诲、殷殷的重托,为陕西打赢脱贫攻坚战定纲定向、鼓劲鼓励。总书记多次强调:我提倡钉钉子精神,这得从我做起啊!这件事我要以钉钉子精神反反复复地去抓。 心有所向,行有所归。习近平总书记的巨大关怀是最大的政治鞭策、思想鞭策和精神鞭策。陕西干部群众倍加振奋,决心发扬和保持赳赳老秦那股特有的“拧劲儿”,以背水一战、志在必得、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精气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托,努力交出让党中央和三秦百姓满意的时代答卷。 殷殷嘱托 鼓舞斗志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要自觉讲政治,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到行动上。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和第一民生工程,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亲力亲为、领战督战的民心工程。 这些年,习近平总书记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大别山区……总书记的足迹,深深印在祖国的大地上;总书记的嘱托,深深刻在群众的心坎里。 陕西是革命老区,也是全国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省份之一,107个县区中96个有扶贫任务、56个是贫困县区,基础条件薄弱脆弱,摆脱贫困是难啃的“硬骨头”。啃“硬骨头”,须有凌云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这块硬骨头有多硬都必须啃下,无论这场攻坚战有多难打都必须打赢。 冲锋号吹响,革命老区斗志昂扬。延安1784名干部驻村担任第一书记,1546个驻村工作队直插一线,3.74万名干部开展联户包扶……“没有抓过脱贫的干部,人生是不完整的!”这句话成为党员干部的座右铭。 “那时候太苦了,父亲只有几碗剁荞面来招待毛主席。现在,延安脱贫了!肉啊蛋啊,天天有!”七十多岁的张瑞生老人额头上的皱纹如年轮一般,见证了这片土地的沧桑巨变。2019年5月7日,随着最后两个贫困县延川、宜川脱贫摘帽,革命圣地延安历史性地告别绝对贫困。 近年来,陕西以钉钉子精神真抓实干,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进展之快、成效之好前所未有。截至2019年底,全省贫困人口减少到18.34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75%,56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三秦大地历史性告别区域性整体贫困。 掘井九仞未及泉,犹为弃井;胜利在望未全功,仍需努力。4月20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地处秦巴山区的商洛市、安康市考察脱贫攻坚,所思所盼皆是对陕西发展的深深牵挂,谆谆教诲都是对3800万三秦人民的鼓舞激励。 “石拥百泉合,云破千峰开。”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描绘了秦岭美丽的画卷。巍巍秦岭,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阵地。 “小木耳,大产业”,习近平总书记为柞水木耳点赞。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地处秦岭深处,曾是极度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88户553人。村民为过上好生活,将村名改为“金米”,村子的路叫“米汤街”,就是想填饱肚子,不再挨饿。 金米村将木耳作为脱贫攻坚主导产业,通过“借袋还耳”、“借棚还耳”等方式,带动130户贫困户积极参与木耳产业发展,户均年增收4600元。目前,全县已有52个村发展木耳产业,打造出“农业+旅游+文创”综合产业。今年2月,柞水县已经正式脱贫摘帽。 安康市是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核心区。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锦屏社区,这个社区安置搬迁贫困群众1346户4173人。总书记实地察看社区电子加工厂、毛绒玩具厂、服饰公司产品展示厅,走进搬迁户汪显平家,来到老县镇卫生院、镇中心小学,强调:“解决好就业问题,才能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加快补齐公共卫生服务短板”;“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切断贫困代际传递”。 春风春雨春茶,云山云海云田。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老县镇蒋家坪村,这里的种茶史早在唐代就有记载,但多年来乡亲们守着金山却揭不开米锅。这两年,在党中央政策引导下,苏陕扶贫协作项目进了村,建起了女娲凤凰茶业现代示范园区。总书记十分高兴,强调“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叮嘱陕西,要瞄准突出问题精准施策,做好剩余贫困人口脱贫工作,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 牢记嘱托,砥砺奋进。陕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强化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全面推进扶贫项目开工复工,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完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化“三比一提升”行动(比责任落实、比尽锐出战、比精准举措,提升脱贫攻坚质量),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真理力量 铸魂强志 脱贫攻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创举。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指出:“我对今年全面完成现行指标的脱贫任务是有信心的,我最关心的是后续帮扶问题,能否形成稳定连续的机制。共产党人办事是求真务实的,要真正让人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总书记的话温暖人心、激励人心。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最强音。回望历史,丰衣足食一直是中国人民最朴素的愿望。从孔子的“富民思想”、屈原的“美政理念”,到朱熹的“足食为先”、康有为的“大同之道”,每个时代对富民裕民的追求从未停止。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区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党作出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遵循。 讲活用好党的创新理论,才能更好立志强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穷志不能短,扶贫必先扶志。要做好对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宣传、教育、培训、组织工作,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陕西积极推动理论下乡,用广覆盖、接地气的理论政策宣讲来强化思想引领,把透彻的理论讲透彻,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让贫困群众树立“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信念,坚定脱贫意志。 汉滨区位于陕西省东南部,汉江上游,属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抓好脱贫攻坚,关键是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使其成为干部群众的思想灵魂。汉滨区积极创新路径,把从小耳熟能详、喜闻乐见的“小场子”形式和理念挖掘出来,搭建具有地域特色党的创新理论基层宣讲“小场子”。 围绕解决讲什么、怎么讲问题,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国梦、打赢脱贫攻坚战等一系列治国理政的“大故事”、“主旋律”,结合身边人身边事,运用感染群众的快板、花鼓子等,规范制作成一道又一道理论“大餐”、精神“主食”,组织辖区乡土专家、基层名嘴、道德模范、优秀党员、大学生村官成立“小场子”分队,深入节庆活动现场、田间地头、社区工厂等开展常态化宣传宣讲,让群众感受到党的创新理论可亲可近、可学可用。 宁强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隅,北依秦岭,南枕巴山,是一个南北交汇、襟陇带蜀的山区县。今年2月刚刚脱贫摘帽。 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宁强县探索创办了“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聚焦讲思想、讲感恩、讲政策、讲法律、讲技术、讲道德,由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乡贤能人、创业致富带头人等组成讲习队伍,下沉到脱贫攻坚前沿阵地,突出讲习时间、地点和方式的“便民化”,通过院坝会、板凳会、群众会等形式开展讲习,使讲方针政策有高度,讲法律法规有深度,讲农业技术有热度,讲文明乡风有温度,做到群众有所问、讲习有所答,群众有所需、讲习有所应。 全县213个村(社区)全部挂牌成立讲习所,选聘讲习员2600多人,累计开展“流动讲习”5000余场次,培训贫困户7万余人次。如今,讲习所已成为宁强县政策宣传的大本营、技术培训的主阵地、精神文明教育的新课堂。 “水色白河”理论宣讲团在安康市白河县有口皆碑。近年来,采取“理论宣讲+文艺下乡+百姓故事+现场互动”形式,深入全县121个村(社区)广泛开展主题宣讲2000余场次,真正把扶贫理论政策送进了千家万户。 “第一次感受到理论的味道,脱贫的信心更强了。”这是白河县贫困群众的共同感受。白河县还将扶贫政策融入文艺节目,动员群众登台谈体会、组织有奖知识竞答,让贫困群众坐得住、听得进、可落实。 汉中洋县地处秦巴山区,是老英雄张富清的家乡。洋县县委班子狠抓扶志工作,创建“流动扶志讲堂”,根据群众意愿,缺啥补啥,让扶志宣讲更加充实。宣讲员用方言土语为群众讲扶贫理论、讲扶贫惠民政策,传授技术,办技能培训班,定期进村宣讲,给群众吃上“定心丸”,引导群众明理感恩、自立自强。 按照分级负责、重心下移、就地宣讲、上下联动原则,采用“专家讲理论、干部讲政策、群众讲故事”形式,面对面宣讲,心贴心交流,实打实鼓劲,涌现出“农民大讲堂”、“庭院会议”等一批小而精、新鲜活泼的宣讲品牌。2019年,全省各市县面向农村一线开展集中政策宣讲3.7万多场,受众达300多万人,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导到“神经末梢”、任务落实到“基层细胞”。 脱贫攻坚 凝心励志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幸福不会从天降,社会主义等不来”这样的标语在陕西乡村处处可见。 “八星励志”是个好办法 精准扶贫要点到思想和精神的“穴位”上,才能持续激发脱贫内生动力。这是铜川市耀州区扶贫干部的共识。 耀州区是“药王”孙思邈的家乡,这里山大沟深,群众因病因残致贫的较多,分别占25.6%、20.6%。部分群众脱贫信心不足、决心不强。 根据贫困群众心理需求,耀州区设定了“诚实守信品行好、热爱集体觉悟高、精神面貌变化大、摆脱现状愿望强、不等不靠动力足、勤劳致富步子快、致富点子提得多、示范带动成效佳”八个星目,教育引导群众明理立志、自主致富。先后评选出四星级明星户1248户、五星级明星户1164户、六星级明星户739户、七星级明星户222户、八星级明星户47户。 残疾人贫困户崔普选依靠种植大棚蔬菜走上了致富路;李战文这样曾经吊儿郎当的人也变得勤快起来,专心从事养蜂事业,带动10余户贫困户一同致富……这些事例可信可学,一传十、十传百,产生了口口相传的正能量效应。 “道德评议”让压力变动力 两年时间,由“后进典型”成为先进榜样,家住秦巴山区旬阳县金寨镇的村民吉元兵出了名。 多年前,吉元兵由于父亲去世,母亲身患重病,媳妇离家出走,再加上孩子上学,生活压力让他自暴自弃,不思进取。 扶贫干部越来越认识到,脱贫攻坚主战场上最大“拦路虎”就是精神贫困,必须从思想根源上斩断“穷根”。 旬阳县坚持问题导向,大胆探索,“道德评议会”应运而生。全县的村(社区)一般由老党员、老干部、道德模范等乡贤,组成约20人的评议委员会,每季度开展一次“群众说、乡贤论、榜上亮”道德评议活动。 “道德评议会”成为破解“等靠要”思想的“金钥匙”。旬阳县先后推选道德评议委员6376名,召开道德评议会2775场次,评议先进典型3897人次、后进典型2332人次,帮教转化1837人次,形成“好坏大家评、落后有人帮、比学赶帮超”的生动局面。 吉元兵不出所料被评为“后进典型”。他心一横:“我要活出个样子来!”在帮扶干部帮助下,他养猪养牛、栽烤烟、种红薯,顺利实现了脱贫。 以教明志、以评立志,以亮激志、以奖励志,陕西多个贫困地区都因“道德评议”掀起一股创先争优、见贤思齐的脱贫新风,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新民风提振精气神 “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头脑空空,怕的是知识匮乏、精神委顿。”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告诫历久弥新。 “存储美德、取出荣誉、传播力量”,这是道德积分银行的内涵,本质上还是唤醒贫困群众的淳朴内心,让他们有精气神,有励志心。 汉中市勉县武侯镇咸河村,村委会将29项善举美德和16项失信、失范、失德行为量化积分,只要村民做好事,积极投身脱贫攻坚,都可以通过道德评议委员会评分后记录在册,而储存在道德积分银行的积分,可定期兑换生活用品。 事实证明,设立道德积分银行这种做法接地气、受欢迎,一些贫困群众升华了思想,脱贫主动性自觉性油然而生。 浇树要浇根,扶贫要扶心。陕西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建设“美丽乡村·文明家园”为载体,以“一约四会”(即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为抓手,构建法治、德治、自治相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蓝田日暖玉生烟”。北宋时期蓝田“四吕”制定的《吕氏乡约》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乡约,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开关中风气之先”。如今西安市蓝田县大力实施“立约、传约、行约”乡约传承工程,制订《蓝田新乡约》,全县1500多名评议员活跃在农村一线,针对移风易俗、脱贫攻坚中的人和事进行监督评议,引导贫困群众形成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勤劳奋斗的良好风尚。 先进典型激发斗志 “新征程下索洛湾要成为有民族风味的新农村!”获得“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的柯小海自信满满地向村民们保证。 1999年,20出头的柯小海,毅然放弃外出经商的丰厚收入,回到延安市黄陵县索洛湾村参选村干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他20年如一日,带领贫困群众艰苦创业。通过大力发展畜牧养殖、蔬菜种植业,村集体经济由负债累累增加到6000多万元,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00元增加到2.9万元,一举使昔日的“穷苦湾”变成远近闻名的“幸福湾”。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近几年,付凡平、吉志超、王肖栋等一批模范榜样获“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称号。 榜样力量是点燃群众脱贫斗志的“助燃剂”。大力宣传致富带头人、产业扶贫先进典型、基层“自强标兵”等,引导贫困群众铆足精气神、撸起袖子干、立志拔穷根,精准脱贫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以文化人 焕发心志 陕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文化积淀深厚。黄帝陵、兵马俑、延安宝塔、秦岭、华山等,是中华文明、中国革命、中华地理的精神标识和自然标识。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要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这一关键历史节点,文化不能缺席。陕西文艺战线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艺工作者主动到脱贫攻坚第一线汲取养分,创作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新时代文艺作品。 作为今年首部亮相荧屏的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一个都不能少》自3月16日起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以来,反响热烈、好评如潮。该剧从一名贫困村党支部书记的视角切入,从易地扶贫搬迁讲起,展现了在脱贫攻坚奔小康的道路上,西部农村面貌和农民精神风貌发生的巨大变化。 “我们想做的,是让观众、让世界看到一个真实的、全新的中国新农村。它不再贫瘠落后,只差‘最后一公里’,就能迈进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的导演白永成说。 近年来,陕西弘扬乌兰牧骑精神,探索文艺扶贫新模式,文艺轻骑兵、小分队常态化下乡演出,作家艺术家常年深入基层体验生活、采风创作,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故事、传精神、鼓斗志。创作推出的电视剧《黄土高天》《岁岁年年柿柿红》、现代秦腔剧《苦乐村官》、民歌剧《闹热村的热闹事》等一批精品力作,记录呈现着这个时代的岁月流变。今年,国家广电总局下发通知推出22部聚焦脱贫攻坚的精品力作,其中,陕西《一个都不能少》《寻找北极星》《日头日头照着我》《绿水青山带笑颜》四部剧目入选,数量居全国前列。 把文化产业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既能传承发展特色文化,又能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延安市安塞区发挥安塞腰鼓、民歌、剪纸等资源优势,利用文化艺术馆、西营“信天游大舞台”、冯家营“千人腰鼓”文化村等基地,免费开展文化技能专项培训班,推动贫困群众拓展就业渠道,提高脱贫能力。 补齐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短板,是贫困地区群众的迫切需要。陕西坚持“送文化”与“种文化”并举,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涌现出铜川市公共图书馆一体化建设、安康市“汉剧兴市”、榆林市基层公共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宝鸡市文艺志愿服务、渭南市白水县“村歌村史”工程、西安市高陵区公共文化服务“110”等做法,把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和服务送到了“家门口”,形成用文化感召人、影响人、教化人的深厚土壤,补足了贫困群众的精神之“钙”。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旌旗猎猎、击鼓催征。 必须一以贯之砥砺脱贫志向。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作为根本遵循,强化思想引领,筑牢思想根基,笃定信念,明志立志,让脱贫志向在贫困群众思想深处扎根。 必须一以贯之激发内在动力。努力消除贫困意识,培植自我发展能力,弘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精神,把内在动力和“造血”能力相结合,把外部多元扶贫与内部自我脱贫相贯通。 必须一以贯之推动志智双扶。富口袋、富脑袋一起抓,扶精神、扶知识、扶技能一起做,彼此赋能、互促共进、一体落实,使摆脱贫困成为内在自觉。 必须一以贯之以文化人育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推动移风易俗,改变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振奋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精神风貌。 如今,在脱贫攻坚的浩荡征程上,从陕北黄土高原的沟沟峁峁,到关中平原的一马平川,再到陕南秦巴山区的白云深处,处处涌动着三秦儿女奋勇搏击的身影、尽锐出战的壮志豪情!(《求是》编辑部、陕西省委宣传部联合调研组)
图集
|
【首页】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