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云南“6+2”公益法律服务新模式 |
作者: 来源:法制日报 浏览次数:820次 更新时间:2015-08-10 09:43:15 |
近年来,云南省司法厅按照“抢抓机遇,敢为人先,主动作为,有效作为”的工作理念,扎实推进全省司法行政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得到了司法部和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为此,本报近日组织了“云南司法行政惠民实践”专题采访组,奔赴楚雄、大理、保山和昭通等地,分别就“公益法律服务中心新模式”、法治宣传、人民调解、监狱远程探视帮教和云南强制隔离戒毒“三期九项一延伸”模式等司法行政特色亮点工作进行了深入采访,本报从即日起对此次专题采访进行系列报道。 今年2月7日,一贯儒雅面善、待人彬彬有礼的刘富德突然跑到省城昆明,跟云南省司法厅厅长马继延讲起了条件。刘富德是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司法局局长,一个县司法局局长敢跑到厅长办公室“讲条件”,让很多人为他担心。这是《法制日报》记者7月下旬在当地采访时听到的一个真实故事。 刘富德跟厅长要的条件是争取“云南滇西边境贫困群体公益法律服务中心”落户腾冲。公益法律服务,是个“烧钱”的事,刘富德缘何如此积极? 延伸到法援难以完全覆盖领域 “2012年12月,云南援边律师事务所就发起成立了腾冲第一个民办非企业的法律援助单位——‘腾冲县法律援助工作站’,形成了法律援助机构由县法律援助中心和民办非法律援助工作站的‘1+1’模式,满足了不同层次群众的需要。”刘富德告诉记者,“尝到公益法律服务甜头,有了好机会当然要争取。” 刘富德说的“好机会”,是云南省司法厅今年启动的“6+2”公益法律服务工作。 今年1月1日,按云南省政府要求,该省由司法厅主导、以律师事务所为主体组建起“6+2”公益法律服务中心新模式,即贫困少数民族、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青少年、农民工6个公益法律服务中心加上云南省滇西边境贫困群体公益法律服务中心和云南省贫困师生云大公益法律服务中心两个中心,在全省16个州市设立91个公益法律服务工作站。 截至今年6月30日,云南省六大公益法律服务中心和91个工作站共受理各类案件1548件,调解纠纷345件,代书1656件,开展法律咨询10016件,开展法治宣传教育297场次、受教育人数48798人次。 “‘6+2’公益法律服务新模式,是我们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后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目的是把触角延伸到法律援助难以完全覆盖领域,最终为每一位困难群众撑起一片法治的蓝天。”马继延说。 为困难群众提供公益法律服务 拿到10万元赔偿款,农民工张亮的妻子决定即刻将丈夫接回老家养伤。 张亮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的一位农民。2014年6月,他到陕西咸阳户县跟一名包工头打工。同年7月8日,他不慎从施工架上摔下,住院治疗康复花了20.8万元,由工程公司垫付。事后,张亮的伤情被鉴定为五级伤残。出院后,张亮及其家人找到包工头及工程公司协商赔偿,但对方一味推诿。 协商不成,张亮的妻子将丈夫推到工地的工棚内,自己独自一人回滇,以此给对方施加压力,但没有奏效。 经人介绍,张亮的妻子到云南精益律师事务所寻求法律帮助。考虑到张亮家庭经济困难,律所决定为其提供免费法律服务,并由王建国律师接受委托办理该案。 “他们之前也在西安请过律师,交了3000元后,张亮家里再也拿不出钱来。没办法,只好放弃法律途径,转而走上‘威胁’对方之路。”王建国说。 最终,王建国抓住工程公司作为承建主体将工程分包给无相应施工资质的承包方存在明显过错的理由,促成双方达成赔偿协议:除医疗费20.8万元外,公司再赔偿张亮其他各项经济损失30万元。 在户县人民法院对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的当天,张亮家拿到了10万元赔偿款。根据协议,剩余款项今年8月底前到位。 “没囿于只办理贫困老年人的公益法律服务,只要有符合条件的,我们就去做。”承担着云南省贫困老年人公益法律服务中心楚雄工作站的工作,云南精益律师事务所主任连勇告诉记者,公益法律服务扩大了法律援助的范围,让更多的贫困群体能平等享受公平正义。 不收钱免费替普通村民打官司 张平没想到,还真有律师可以不拿钱替人打官司、当“免费法律顾问”。 张平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永建镇西山村的村民。 今年4月16日,张平跟包工头一起帮村民做围墙。施工过程中,因施工板断裂,致其摔下造成右跟骨粉碎性骨折。住院12天,张平花了1.9万元。他住院治疗期间,包工头及围墙主人共给了9000元。 出院后,张平希望包工头把另外1万元医疗费给补上。包工头不同意,也不接受永建镇司法所的调解。 张平家庭条件差,请不起律师。司法所工作人员将电话打给云南欣晨光律师事务所大理分所律师梁银兰。 云南欣晨光律师事务所大理分所承担着“贫困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中心大理工作站”的工作。工作站挂牌后,律所还先后与多个乡镇司法所等签订了《免费公益法律服务协议书》,建立起互动关系。 初步了解张平情况后,梁银兰等人认为,其符合公益法律服务的对象,决定帮其“打官司”,并指导他做伤情鉴定。目前,法院已受理该案。 “公益法律服务中心的设立,给我们律师从事非诉工作带来了便利、创造了条件,让律师工作不断走向社区、走向基层,为社会、为政府排忧解难。”云南欣晨光律师事务所大理分所主任李涛认为,公益法律服务新模式惠及的不只是政府、贫困群众,还有律师自己。 让边境困难群众共享法治成果 经营租车公司,许有德没想到惹上了麻烦事。 许有德是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王子树乡邦东村景颇寨人,开了一家租车行。 今年1月10日,来自广东揭阳的郑新(化名)到许有德的租车行租用了一辆面包车。开着车,郑新从缅甸运输乌龟,在云南猴桥口岸进关时被查获,并被刑事拘留,面包车一并被扣押。 想要回自己的面包车和租金,许有德慕名来到“腾冲县法律援助工作站”,正在工作站值班的云南援边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桂云接待了他。 “他的诉求很简单:拿回车、要租金。这两个诉求,可以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形式来实现。”王桂云告诉记者,但许有德不会写诉状,希望律师能帮他。 王桂云将许有德的诉求作为“云南省滇西边境贫困群体公益法律服务中心”的项目予以实施,免费帮其起草了《刑事附带民事诉状》,并当天提交给腾冲县人民法院。 拿到专业律师代书的诉状,许有德对打赢官司、拿回车和6个月租金信心满满。 鉴于西南边陲专业法律服务工作者短缺的现实,云南省司法厅要求“云南省滇西边境贫困群体公益法律服务中心”负责该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保山市、临沧市的贫困群体公益法律服务工作。 通过在乡镇设立公益法律服务点、成功入驻县政府服务中心,云南援边律师事务所的公益法律服务项目日增。 “滇西边民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有些纠纷易形成缠访闹访,影响基层平安稳定。有了公益法律服务中心,我们能名正言顺主动出击、免费提供法律服务,引导他们走上法治途径。”云南援边律师事务所主任彭旭邦表示,该所将继续加大力度做好公益法律服务边境贫困群体工作,让他们同享法治建设成果。 |
【首页】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