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浏览文章
胡广华:做公益不能划地为牢,占山为王
作者: 来源:善达网 浏览次数:858次 更新时间:2015-08-25 10:38:35

  胡广华,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秘书长,湖北洪湖人。198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分配到团中央工作。1991年进入联想集团工作,联想集团总裁办主任,柳传志的秘书;后前往深圳任神州数码的总经理,所倡导的“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理念被神码深圳员工普遍认同。2013年出任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秘书长,他信守“做公益要纯粹”的原则,对当前中国公益存在的诸多问题,均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文|马广志

  温暖而激情的80年代

  善达网:你曾经是团中央干部,当过李源潮的联络员,后来从联想到神州数码一直在商业领域,是什么机缘使得你的兴趣转移到公益慈善事业?

  胡广华:这要从我的成长环境说起。我老家在湖北洪湖,小时候经常淹水,十年九不收,大家生活主要靠政府救济,也有乡亲邻里的互助。父亲母亲都不识字,但心底善良,且乐于助人,人缘特别好。回想起来,当时虽然穷,但感觉很温暖友爱和睦,大家都有“善”根,愿意去帮助别人。

  善达网:你也没少得到别人的帮助吧。

  胡广华:我至今清楚地记得,上小学的第一天,二叔胡炎儒送给我一个黄书包和一支黑颜色的钢笔。小学毕业时,班主任刘德华老师送我一个笔记本,题写着”得意別忘形,失意不失志”。大学的第一个冬天,我是靠学校发给我的军大衣伴我度过珞珈山的严冬的。

  大学毕业后,没钱买进京的票,同学曾凡侨借给我钱;工作后,单位食堂没有油水,同事黄美容从家里端来一大碗红烧肉……这些在物质和精神上提携过我的人,我一直铭记在心。

  善达网:那真是一个温暖的年代,人们可能不理解什么是“公益”,只知道能帮助别人就帮助别人。

  胡广华:对。我的父母教导我们兄弟姊妹时总会说,要乐于助人,做人要知恩图报。上大学后,我写的最长的一封信,不是家书,也不是情书,而是应班主任之邀,我这个“乡状元,县状元”写给小师弟小师妹的所谓“高考秘诀”,足足40多页纸。

  如你所说,80年代不仅是个温暖的年代,更是个有情怀的年代。1985年-1986年,受胡耀邦总书记委托,我作为第一批中央讲师团赴山西大同支教。一群北京机关来的年轻人在雁北那块贫瘠的土地,点燃了青春和热血。现在我还清楚记得,我和中国青年报记者赵奇,骑着野马牌自行车,翻山越岭15天,穿行12个县,对乡村教育进行考察。

  后来,我获得中央讲师团全国先进个人,所在单位也被评为先进集体。除了在人民大会堂为第二届讲师团做“经验”介绍外,还在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畅谈支教感想……

  善达网:这应该算是你第一次践足公益吧。

  胡广华:支教现在是很火热的公益活动了,很多公益组织都在搞。但当时我绝不会把它与“公益”挂起勾来。但正是在那时,我看到了成立近40年的共和国依然很穷,许多人还在贫困线上挣扎。当时有个想法就是:以后有能力了,我要去帮助更多更多的人。

  善达网:所以后来不管是在联想,还是在神州数码,只要有机会,你就会参与到公益慈善行动中去。

  胡广华:1991年初我加盟联想集团。公司和个人的善行源源不断。从1994年,陪黄少康先生去内蒙捐希望小学,联想、神州数码到现在已累计捐建了10多所希望小学。

  善达网:其实,那时的你就已经走在公益之路上了。

  胡广华:公益,很多时候不是刻意为之,而是水到渠成的事儿。就像我一直在做“家庭慈善”一样。我是从农村考出来的,所以后来“出息”以后,我就尽我所能帮助我的族人。到现在为止,我的兄弟姐妹、亲戚朋友和乡亲同学,带出了好大一批人,过上了他们的幸福日子。我觉得这赛过我本人当个什么官,挣个多少钱。

  很多人年轻时立志改天换地,但一番闯荡之后,就会发现什么也改不了。倒不如,踏踏实实地努力改变自己,尽可能地改变身边的人。如果我们每一个个体改变了,那么大环境自然也就会变好。

  因此我认为,慈善应该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个体行善,无论是出于本能还是顿悟,施乐行善,造福他人;第二层是组织行善,即通过各类慈善组织,NGO机构,维护公共福利,扶助弱势群体;第三层:政府行善,政府就应该是一个最大的慈善组织。它要为社会公平,为大众福祉而立法,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大众的各项权益。

  我渴望寻找一个更大更适合的舞台,去实现年少时的理想,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从联想高管勇退

  善达网:你是2011年辞去神州数码(深圳)公司总经理职务来北京的,你把这段经历称为“第二次北漂”,就为了实现年少时的理想?

  胡广华:对。我是2011年3月份离开神州数码的,其时可谓“柳梢绿小眉如印,乍暖还寒犹未定。”但是,我的未来却是清晰的,那就是投身到公益慈善中去。当时的大环境也很不错,2008年汶川地震激发的中国人民捐款捐物、志愿服务的慈善公益热潮尚未退去,民政部又发布了《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5年)》,显示着我国公民慈善存在的巨大潜力。

  到北京后,从大学生创业项目,节能环保项目,污水处理项目,老人产业项目,家政育婴师项目……我都做过尝试。

  善达网:但恰恰就是2011年,也是中国慈善事业非常不光彩的一年,公益机构公信力屡受打击的一年。像中国红十字会的“郭美美事件”、中华慈善总会的“尚德诈捐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中非希望工程”……为中国慈善事业的好发展前景蒙上了阴影。

  胡广华:“郭美美事件”引发了一连串对慈善的透明问责,社会结对慈善组织的质疑与不信任似乎对公众的捐赠热情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坏事也变成了好事,也对于公益组织的自律是有好处的,促使其向良性轨道发展。回头来看,当时不少慈善机构以此契机,开始对组织和行为进行规范,也才有了今天慈善事业发展的局面。

  善达网:谈谈你“第二次北漂”的情况。

  胡广华:起始的两个月,日子过得比较辛苦。有时和我的太太一起挤公交,转地铁,乘出租,在北京住公寓、酒店,借住朋友的房子,租房子住;为女儿转户口,找学校,为儿子找幼儿园;更重要的是,要为自己找一个新的且能实现理想的工作平台。

  善达网:很辛苦。你当时有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生活安逸,有带花园的房子,还有4.2排量的轿车。你还是一个高尔夫爱好者,还打得不错。

  胡广华:或许是生活过于安逸,过于稳定了,我才渴望突破,渴望寻找少时的理想。或许正应了那句古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才选择出来折腾。

  当然,这比当年“第一次北漂”时境况好多了。我1991年应聘到联想工作,验机,查库,搬运,销售,商务,生产线……什么活都要干。第二年,我有幸成为柳传志总裁的秘书,工作更忙了。其后我一直追随其左右,经历了公司香港上市的艰辛,经历了高举民族工业大旗从筹划到实施,经历了公司架构的整合以及业务的腾飞……直到1995年6月,我去香港联想国际上班。

  柳总是一个企业家,是一个战略家,更是一个政治家。他是对我职业生涯影响最大的一个人,好的老师让我终生受益。在追随柳总的四年间,我从柳总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到现在我还清楚记得他的一些“语录”,比如说,办公司就是办人。要让客户信任我们,让领导信任我们,让员工信任我们。定战略、搭班子、带队伍是管理的“三大法宝”。与对方合作,首先考虑对方利益,这样才能长久合作。要培养“一眼看到底”“退出画面看画”的能力。光说不练是假把式,光练不说是傻把式,能说能练才算真把式。培养人才像培养裁缝,先踩鞋垫,在做裤衩,然后学习做西装。撒一把土,夯实了,再撒一把土,再夯实。无论是南坡还是北坡,只要目标一致且坚定,就一定能够登上珠穆朗玛峰。……

  善达网:你是从神州数码深圳公司总经理的岗位上离开的?

  胡广华:是的。我在香港联想工作了4年多,1999年10月。联想集团成立华南总部,我从香港调回深圳,出任副总。2001年6月1日,神州数码香港上市,我出任神州数码深圳公司总经理。十年间,联想神码深圳公司从7000万营收到15亿;员工从100人到700多人;大客户从招行华为中兴到腾讯广核比亚迪。期间,我所倡导的“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理念被神码深圳员工普遍认同。

  引导基金会转型

  善达网:2013年3月,你被选为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秘书长。从商业精英到公益领袖,你怎么看这种转变?

  胡广华:近几年,我国公益慈善事业虽然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距现代慈善还差得很远,比较突出的是,很多公益机构还停留在以悲情、眼泪来获得大众的捐款,普遍缺乏资源、缺乏方法,这大大制约着公益事业的前行。在我看来,所有商业领域研究的资源配置话题在公益领域完全适用,也就是说,有限资源面对无限需求时需要优化资源匹配。二者是相通的。

  我就是想把我在商业领域的领域的理念和经验移植到公益行业,塑造出一个组织,给慈善注入一种商业的价值观,推动公益领域产生系统性的改变。之所以选择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是因为我始终觉得政府本来就应该是一个最大的慈善组织。它要为社会公平,为大众福祉而立法,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大众的各项权益。而社会救助就是那个突破口。

  善达网:但毕竟商业与公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对你是一个挑战。

  胡广华:对于慈善行业来说,我是一名新生。可能我没有经验,但我有热忱,有态度,有信心。再者,我有很多有利条件,在中国公益圈内,有许多公益前辈是我曾经的领导或同事:徐永光、魏久明、缪力是我团中央时期的老领导;涂猛、杨晓禹、顾小今、查德荣都是过去的同事;去拜访中民慈善中心的彭建梅主任,一聊才知道,她也曾是我们中国青年杂志社的同事。他(她)们都是我的老师。

  更高兴的是,我的公益之路得到了家人的强力支持。太太毛春力挺,母亲为我做善事而骄傲,女儿、儿子也以我从事慈善为豪。兄弟姐妹、同学、同事、朋友都说,这份事业最适合我。

  善达网:你上任之初,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是怎样一种状况?

  胡广华:没有目标管理,没有机构管理,没有机构文化,做得好的没有奖励,做得不好的没有处罚。我来了以后,发现基金会就是这样子。每个员工的工资都不高,补贴多,跟机关一样,电话补贴、交通补贴、书报补贴、午餐补贴,加起来都一样,补贴有近两千块钱,工资有两千块钱,三四千块钱,差距不大。多一年的工龄工资,100块钱,基金会的会龄工资又是100块钱,一年200块钱,每年逐步增加,不管干得好还是不好。来到基金会刚开始是项目官员,再过一两年就是项目主管,再过一两年就是项目副主任、项目主任,这跟能力强不强没关系。

  善达网:很多类似基金会都有“二政府”之称,大都存在这类问题。

  胡广华:没错。很多基金会是官办的,或者是半官办的,就是有官方背景。其人员组成通常都是一些机关里退下来的人员当领导,这些人的思维都是机关思维或者事业单位思维。在制定基金会发展方向的时候,是没有战略的,拿到钱能做一点就做一点,就是脚踩着西瓜皮。他们自己的专业能力、筹款能力、做项目能力不是很强。还有就是领导人和员工之间,根本就是吃大锅饭。就是徐永光所说的,日子不好过,但是好混。所以基金会必须要改革和转型,既要适应现代慈善发展的方向,也要适应国家提倡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号召。

  到岗以后,我就着力进行机构改革,首先做的就是改变大家的思想和意识。我给大家重复最多的就是“重复着成效、成效、成效”。既要对管理人员的工资结构待遇考核,也要对其服务考核。要培养服务意识,要有企业化管理,以及商业化思维,还有就是企业家精神。什么是企业家精神,诚信,负责任,要说到做到,要做好服务,要有责任感。

  很多时间,大家都不敢提公益市场化运作、商业化思维、企业化管理,为什么呢?因为在人们的思维惯性思维里,市场、商业都是权钱交易,都是欺诈,都是以次充好,都是唯利是图。错,大错特错!

  这不是市场化,这是“中国特色”!

  真正的商业、真正的市场是公平的,是低成本高效率运作的,是优质的产品和周到的服务,是优胜劣汰,是奖勤罚懒,平等竞争。市场是公平、公正、平等、高效、服务的代名词。公益的精髓也正是要体现公平、正义、平等和互助。公益需要市场,公益需要公正,公益需要效率,公益需要永续。

  所以,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做了一些业绩考核、目标管理、服务意识和机构文化的培养。我一直在讲,我们要阳光,要透明,要有诚信,要有品牌意识,员工要做得尊严、体面、快乐。

  善达网:基金会转型包括哪些方面?

  胡广华:我们基金会要完成三个转型。第一个转型,要从传统的机关型、事业单位型,目标不明确,没有战略的基金会,转成一个具有企业家精神、具有企业化管理、具有市场或商业思维的有竞争力的基金会。2012年的募款总量是2800万元,2013年我接手以后是4200万元,2014年是6000多万元,呈40%的增长,2015年可能是一个亿。现在基金会的规模比较小,我们要完成这个转型,扩大规模,在公益即将要大发展的时候,练好内功,迎接公益的春天。

  第二个转型,从所谓项目型基金会向资助型基金会转型。在中国的公益界,很多基金会不是做基金会事情,是在做NGO的事情,做项目。很多NGO却在做基金会的事情,要去募款,分工不明确,都在募款,都在做项目,都没做好。

  第三个转型,要向移动互联网转型。这个工作我们在做了,腾讯人人公益,新浪微公益,支付宝公益等等,这一块的募款在2014年已经占到募款总量的30%-40%了。我们自己也会来做自己的众筹平台,跟门户网站结合。目前,我们开放合作,已同公益宝、路人甲、益点公益等互联网公益平台开展合作,今年的网络募款额将占到募款总额的一半以上。

  这是一个新公益时代,人人可以做公益,一切人都有可能帮助到一切人。互联网让这成为可能。互联网本身就是公益,其多赢、共享和合作的公共精神往往会提供人们意料不到的服务,利他的同时利已。但是,互联网发展需要胸怀和诚信,胸怀决定其发展的规模,诚信决定其能做多久。

  转型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现代意义的公益基金会,能让基金会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也能让员工有体面的、尊严的工作。如果理念能够调整,基金会的转型成功一定能推动中国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

  公益出路在培养人才

  善达网:上任基金会秘书长以来,你谈得最多的培育公益职业经理人。为什么?

  胡广华:中国公益起步晚,起点低,规模小,观念旧。加上近年来受“郭美美事件”的影响,公益行业已经成为“不诚信”的重灾区,慈善机构的公信力饱受质疑。公益慈善事业存在的问题也因此而暴露无遗,如公益理念低下、管理体制不统一、法律建设滞后、公益机构建设不完善、人才缺乏等问题多多,这些问题既有有政策方面的原因,也有观念方面的原因,有社会方面的原因,但我认为中国公益行业发展的瓶颈,关键问题在于人才。缺少一大批以公益为职业的行业从业者。

  给你举个例子,前不久,我们联络部招聘一个项目官员,有个先生来应聘,而且来自于一个比较大的公募慈善机构。当时我还挺高兴,一是他有从事公益行业的经历;二来是个男生。但是,这位先生在我们基金会工作了一天,便愤然离去。问他为什么?他倒是直言不讳,他说,你们基金会“商业气氛”太浓,项目部项目官员还有KPI,有任务,有考核,有奖惩,工作太紧张,压力太大。他还说,我之所以选择做公益,就是要轻松一些,不要有什么压力。

  对此,我哭笑不得,只能说:“走吧,走得越早越好,走得(离公益)越远越好。”

  善达网:你怎么看中国公益人才的现状?

  胡广华:从业人员少,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从业者不职业不专业,公益从业人员待遇低,工作积极性低,这是一个恶性的死循环。由于薪酬待遇低,吸引不来优秀人才,也留不住优秀人才;由于薪酬待遇低,公益从业人员通常女性比例大大超过男性;由于薪酬待遇低,一部分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本科生纷纷转到别的行业,造成人才浪费。另一方面,正如徐永光先生所言,中国公益人员日子不好过,但好混。一部分“混日子”的从业者,想撵也撵不走。因为,公益机构的法人代表或秘书长并非产权所有者或者股东,机构的资金来源大部分都是社会捐款,很多公益从业者就不会像在商业机构的从业人员那样有危机感和风险意识,“你敢处分我吗?你又不是真正的老板?”管理者也常常报怨,“这要是我自己的企业,我早就把某某某开除了。”只可惜我们是基金会,没有这个“权力”和“必要”。所以说,所有权的归属影响着公益管理者的权限,仅仅靠人格管理是远远不够的。责任/法律主体的不明确,产权关系的不明晰,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制约着公益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部分公益从业者没有服务意识,没有专业素质,缺乏职业精神,没有工作热情,更谈不上挑战创新。筹款员不懂如何去筹款,项目官员不懂设计,策划和执行项目。

  政府的政策,如管理费比例限制,免税政策等也制约了公益行业的发展,社会舆论建设性地帮助少,恶意炒作,冷眼旁观者多。

  一般公益人员都羞于谈待遇,公众多认为公益从业者都应该学雷锋,最好是不要拿工资或少拿工资,部分捐赠人明确指定不允许提或少提管理费,有些基金会号称零成本运作,不提管理费(管理费用另外接受定向捐赠,实质是一回事),导致行业内恶性竞争。其结果是导致中国公益人才奇缺,公益人才专业化不足,公益行业发展停滞不前,公益组织和公益从业者生存发生危机。

  善达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动机。有人质疑有些所谓公益人投身慈善事业不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而是为了捞名誉,甚至赚钱。

  胡广华:我们做公益不是为了获得他人“点赞”,不是为了做让他人“感谢”的“好人”;不是为了争做“全国道德模范”,获得奖项和荣誉只是对项目的认可,更多是一种责任,是一种鞭策,并不是目的,并不是我们公益人的追求。

  所以,我一直强调,做公益,需要纯粹,不希望那么功利;做公益,需要心静,不希望那么江湖,那么浮躁;公益圈,不是名利场;公益界,不需要造神。确切地说,公益从业者不是慈善家,更不是救世主,我们不必把自己打扮成拯救人类的上帝。

  善达网:但有些人恰恰认为公益界可以“唯我独尊”,一幅“江湖老大”的样子。

  胡广华:我不否定这些人对公益所付出的努力,和因此而产生的好的社会影响。但是,有一点必须要明确,那就是冷漠、争吵、妒嫉、歧视等等,都不是公益人应该具备的品格,也非常不利于公益行业的健康发展。

  公益机构和公益人士之间,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学习,共同努力,合力推动公益行业蓬勃发展。公益从业者和公益机构的纯粹性还表现在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都不能自私。

  公益行业还处于建设阶段,还需要众人拾柴,大家一起添砖加瓦。不应该划地为牢,占山为王,盲目排他。机构和个人都不能把公益产品视为个人的私有财产。否则,不利于公益行业的迅速健康发展。

  公益行业发展需要我们公益从业者踏踏实实做实事,不要沽名钓誉赚“点赞”,毕节的留守儿童在垃圾箱里被憋死,留守女童被“性侵”,一家四个小孩喝农药自杀等等,像霹雳惊雷提醒我们公益人士,我们做的实在太少太少。还有许许多多实实在在的事情需要我们去做。

  善达网:所以你给问题缠身的中国公益开出的药方是培养人才,打造一个专业的公益职业经理人阶层。

  胡广华:公益行业要想健康发展,一定要走向市场化,有行业建设的意识。所谓行业建设的意识就是让它有竞争力,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行业。首先要有人才,要吸引住他们。不能把公益当成一个只有热情就能够从事的行业,光有热情还不够,因为热情会消失。要有专业人才,要体现价值。现在的情况就是吸引不来优秀的人,因为行业的待遇不好,行业的规则,行业的氛围都不好,最后社会对它的评价也不好。

  培育公益职业经理人

  善达网:但是,也不能说公益领域没有人才,比如像徐永光、王振耀、李连杰、马蔚华、崔永元、王克勤等人,他们在以自己的力量和影响力推动着中国公益事业前行。

  胡广华:中国公益领域确实不乏翘楚,但你会发现一个现象,这些人不是来自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就是来自媒体记者、文体明星或其他行业。我觉得,中国公益事业需要一批内生性人才,现在开始,有一些法律界人士,有一批具有商业企业背景的职业经理人甚至老板转型专职做公益。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这批人有一个前提,完成了“原始积累”,是衣食无忧再去做公益。是为了公益而公益,没有其他动机。如果真的没有这一块,假定我没有在联想待过一二十年,没有一些积蓄,我也不敢踏踏实实来这里做。这是非常实在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他们大都有良好的职业操守,讲诚信,也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企业家精神,具备战略管理,目标管理,品牌管理,机构文化建设等综合能力,尤其勇于创新,通过低成本高效率的专业运作,有效地放大爱心和善款,使之发挥出更大的社会价值。

  善达网:你自己就是从商业精英转型而来的。

  胡广华:我自己谈不上什么精英,我从事公益来源于年少时的社会理想,由于在企业,尤其是在联想这样的优秀企业工作过,对什么是市场,什么是企业家精神有一些体会。所以,希望能把自己在企业所经历的一些体会有意识地带到公益行业里来。

  我希望从商业领域里转投公益的人越来越多。进入公益行业的职业经理人越多,就越能更好地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善达网:去年,我记得你作为中国公益研究院首期EMP学员去美国访学,有什么不一样的发现?

  胡广华:公益人才的培养和生存环境是完全不一样的。在美国,我们在罗格斯大学,哈佛大学,印第安那大学上课,参访了洛克菲勒基金会,联合之路,还参观了FEEDCAP GOODWILL等社会创新企业以及社区NPO组织。发现他们从业者都训练有素,专业能力极强。他们除了赢得社会的尊重,同时也享受高于其他行业相同职位的年薪和福利。在爱丽丝岛从事清洁卫生的社会企业员工时薪达到24美元(美国最低限薪为7.5美元/小时)。这在我国是很难想像的。

  这说明什么?就是公益从业者的社会价值同样要得到承认,同时赋予其相应的有竞争力的薪资。而不是谈仅仅情怀,谈奉献,谈零管理费。

  我国的公益理念还很落后,往往会把公益从业者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付出者,就是志愿者。但其实呢,我们是志愿者的组织和管理者。是以公益行业作为职业的,作为事业的从业者。我们做公益,需要有热情,需要有比较高的道德情操,但不能唯道德而道德,既不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自我陶醉,自我麻痹;也不能被道德绑架,而被迫作“苦行僧”;不能让公益从业者沦落为被救助的对象。

  善达网:所以你认为职业经理人可以解决这些问题,那公益职业经理人从哪里来?

  胡广华:首先,提升和培养现有公益人员,成为专业化的职业经理人。像中民信息的“千人计划”,秘书长培训班等,不断提升现有公益骨干的专业能力和领导力;

  其次,培养行业领军人才。像北京师范大学中囯公益研究院的国际EMP项目,清华大学的公益研究院也正着手招收公益博士硕士生;

  第三,公益人才培训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与市场接轨,与商业接轨,与国际接轨。学习其他行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才培训观念和方法;

  最后,要鼓励更多的NGO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的“小快灵”式的公益培训。比如像“说出你的故事”公益项目,通过分享实用的表达方法,提升公益人员的沟通能力和传播技巧。

  总之,公益行业的发展,靠人才,靠专业的职业的人才。只有专业的人才,才能享受与市场接轨的薪酬待遇,有了与市场接轨的薪酬待遇,又能不断吸引更多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加入公益行业。这就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一个良性循环。

  善达网:如果这个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话,那中国公益事业的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胡广华:不能所解决所有问题,但最少能推动公益事业更可持续更健康的前行。最初是一些官员做公益的时候,这是传统机关事业型领导的基金会。后来艺人、媒体人做公益,他们有影响力,一呼百应,这也是好的事情。但是怎样可持续、怎样务实?却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当商业界的精英,或者叫职业经理人,有经过大公司系统训练、有职业素养的从业人员,担任基金会秘书长或者高层,再对基金会做公司化、市场化、职业化的培训改变,能让公益行业真正上一个新的台阶。

  当然,这有很长的路要走,不光是培养秘书长,还有行业之间的流动,就是行业外面好的流进来,我们也可以把好的流出去,让大家看到希望。我们带着新鲜的血液一起改变它,或者一起推动它,这个行业因为起点低、比较晚,我们只要把商业的东西,不是照搬,拿一点点过来,它就会有很大的改变,这一点在我的机构显现得很明显。

【首页】  【返回】